虞凤翎原是打算先做干菜的,但做这东西得费不少盐巴,罐子里的盐巴并不多了,她便打算先泡点泡菜在坛子里。光弄芥菜也不行,种类太单一,她便又弄了一些葱头下去。芥菜的生长期比小白菜要长一些,做干菜的话用那种大的芥菜比较适合,篱笆院里的芥菜还可以再等等。
上次那个泡萝卜的盐水可以重复使用,没费多少时间泡菜就弄好了。
家里笋干萝卜干什么的样样齐全,篱笆院里的小白菜和下锅耙也多得吃不完。拿去喂仔鸡虞凤翎觉得有些可惜,她想了一下,打算弄点儿去集市上售卖。
村里人基本自家门前的篱笆院里,多少都会种点儿当季的时令蔬菜,这东西在村子里并不稀奇。虞凤翎的兜售对象,主要是居住在镇里的那些商户,她去过几次集市,多少知道点儿行情,这类绿色蔬菜的价值并不高,她打算把之前弄的笋干和萝卜干也捎上一些,看看效果。
一切准备妥当后,她进屋和崔明宣说了一声。
对方得知她要去镇里卖菜,叫住她,“据我所知,菜市场那头的摊位费是按月缴纳的。摊位基本是固定的,你贸然过去怕是没有空余的摊位。”
虞凤翎顿时一脸菜色,闷闷不乐的道:“我不去菜市场,就在主干道的商铺门前试试看。”这人见天儿的待在房里,知道的倒是比她多。
崔明宣微一挑眉,一脸的不赞同,他道:“临水镇隶属三江县,虽是三江县的下镇,但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往东是茶马贸易的中心,往西是丝绸和中药材的商贸重地,临水镇变向的成了二者之间的咽喉之地。你可以去坊市上看看,那里集聚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他们最喜欢来此地收购商品。”
对于他的建议,虞凤翎决定采纳。不是她自夸,她菜园里的这些菜,无论是品相还是口感都比她之前在菜市场上买的高出不少。既然有心搞钱,她之前不是没动过做吃食去卖的这个念头,只是实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别的不说,人员配置的问题上便是一个大难题。
崔家的几口人,先不说她使不使唤得动。几个女眷,沏茶磨墨,刺绣插花倒是样样在行。崔明溪当个伙夫都不够格,还能指望她们帮上什么忙么,不给她帮倒忙就不错了。
至于今后到底做个什么挣钱的营生,虞凤翎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先去坊市上碰碰运气看,若是能和行商达成长久交易道是个不错的买卖。
虞凤翎出门前,把熬好的药温在灶台上,这样崔明宣便可以随时去喝。
瞧着没有多少东西,但背在背上还挺有分量,上落村到镇里得有十几里的路,眼下时辰不早不晚的,虞凤翎便打算坐牛车去镇里。
也是赶巧了,打算去药店里卖人参的王淑兰和她碰上了。
两人之前起过口角,要说心头全然不在意,不太现实。但毕竟一口锅里吃饭,既然没有撕破脸皮,该维护的场面还是要维护。
不过到底不是一路人,各自寒暄了几句后,虞凤翎就把脸扭到了一边。
卖人参这事儿,王淑兰自然是要偷偷摸摸的去。苔藓包着人参放在背篓的底部,为了不被人发现,面上她又铺了一层带叶的折耳根。这东西不重,倒不怕把人参给压坏。
她余光往虞凤翎身后的背篓瞧了瞧,见是篱笆院里的那些蔬菜,心头嘀咕了两句。
这种东西能卖几个钱,还不如拿来喂鸡。省得她家恒儿每天去屋后找青草,身上弄得脏兮兮的。
坊市位于主干道和东市大街中段交汇的岔路口,因其是东西两个重要商贸的咽喉之地,南来北往的行商都会在这里汇集,虞凤翎还没靠近,便是一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场面。
临水镇的这个坊市,不仅仅是针对东西两个商贸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