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抬头朝来者望去。
那是一个年约三旬的男子。他的相貌与声音一样朗朗,让人想到九天之上的明月。
大燕选拔官吏也对相貌有要求。因此朝堂上的各位大臣也多有相貌端正者,但都不如眼前这位男子出众。
当他站在那里时,人们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被他吸引。陈舒青心想此人若是在现代一定会成为明星。
他是丹凤眼,眉目间没有养尊处优的富贵骄人之气,也不似有些武将面孔凌厉。他让人想起浩渺无垠的戈壁滩上,迎着朝阳奔跑而来的骏马:无畏,勇敢,坚定。
在场的朝臣们似乎都被他的出现惊呆了,令陈舒青惊讶的是女帝也不发一言,而且她似乎不愿意见到这名男子。刚才无论是萧多泽进谏,还是王太师陈词,女帝都一直保持着上位者的风度,面带微笑,静静聆听他们的话。
现在她却把目光转开了。
唯有一直没出声的玉启还保持着镇定,朝着来者,行了一礼道:“参见宣王殿下。”
陈舒青恍然大悟,原来眼前的这名男子就是名满整个大燕国的皇夫——宣王。
根据帝京小道消息。女帝与皇夫的感情一向不好。现在看来似乎确有其事。除了女帝的神态有所异样之外,皇夫这样突然回京,朝中竟然无人之气,这本身就足够让人觉得奇怪了。
王太师显然也没有料到自己会突然冒出来一个对手。不过对于今日之事他内心早有成算,此刻面对宣王也只不过微微颔首。
宣王的位置其实颇为尴尬,他说起来是女帝最亲近之人。但因为他早年是外族送来的质子,加上坊间谣传他与女帝感情不谐。朝中的人难免也有些轻视他,何况王太师现在的身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不会把宣王放在眼里。
这样的情形下,也不需要王太师亲自出手,自有马前卒甘心冲锋陷阵。
萧多泽道:“不知宣王殿下何时回到京城?若是能提前通知我等,礼部也好准备迎驾。”他这话就是直指宣王随意出入帝京,也是在暗暗谴责宣王在朝堂上随意发言的行为。
宣王笑了:“萧大人,不必客气。孤也是接到了礼部今日举办献俘仪式的通知,所以才匆匆赶回。”宣王把锅重新扣了回去,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自己并非无诏回京,而是遵从了礼部的指引。那么宣王进殿之前无人接待,身为礼部的官员,萧多泽身上自然也担着干系。
礼部尚书的脑门上立刻就冒出了冷汗。
虽然人人都知道宣王一直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有时候新年的大朝会都不见他的身影。但按照大燕的法度,所有国家级别的礼仪仪式都需要通知到宣王。
宣王可以不参加,但是当他出现在仪式上时,礼部却没有安排他的位置,那就是他们的罪过了。
宣王却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继续道:“孤此次回京实则也是查到了一些霍部人的内情,想要禀告于陛下。”
他转身朝着御座上的女帝躬身行礼,道:“请陛下允我一言。”
宣王的目光清朗。就连站在一旁的陈舒青都不禁为之所动,可是女帝始终望着御座的扶手。
陈舒青甚至感到,女帝似乎不愿意与宣王对视。
奇怪的是,宣王也不催促,他就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女帝。
终于,女帝道:“宣王请畅言。”声音中有着他人难以分辨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