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辈,你的内心深不可测,远比表面万事放平顺其自然的你,来得更惊天动地。”
从那时,他就把周瑜的话牢牢记住了,他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周瑜对他说这些话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想至今日,他似乎是明白了……
“江东向来是人才辈出的,有一种人,平日里总给人温温淡淡的感觉,不张扬,不刺眼,但光芒却并不能因此被掩盖,会在你不经意间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就好像他那样的,我甚至觉得,他颇有几分公瑾当年的风采……”
过去的时光在脑海中交叠,把指点迷津的小乔字字句句雕刻在她的心上。
“尚香,你若相信嫂嫂看人的眼光,就等着看好了。他注定不是一个凡人,建功立业大放异彩是早晚的事……”
似乎一切,都被小乔言中了。
感慨着小乔眼明心细的同时,她也深为陆逊的卓越才能惊叹。
他真的越来越像周瑜了。
不……
他并不是周瑜的影子,也没有复刻周瑜的光芒,他未循着任何人的足迹,走的,始终是自己脚下的路。
他是他,天底下独一无二的他。
“你行棋不如我急攻猛进,看似保守,却是步步为营,设下极为缜密的圈套引我入瓮。”
十三年前一局棋,既是两位人中君子才华棋艺的对决,更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那时周瑜已透过棋局,看到那面被陆逊隐藏的,真实的自己。
“伯言,我见你如此思虑严谨,不焦不乱,应该有研习过兵法吧?”
“不瞒都督,伯言自幼喜欢读书,百家典籍皆有涉猎,对兵书中的技法谋略的确很感兴趣。”
“学富五车,厚积薄发。我东吴需要的正是你这种,无名时懂得韬光养晦,谨守本分而未曾显山露水,但在最重要的时刻却能够力挽狂澜的人!”
在陆逊成长的几十年里,也有不少人激励鼓舞过他,但是能把劝勉的话说得抑扬顿挫直叩他心门的,就只有两个人,一是周瑜,另一人就是她。
她说他是璞玉,看似黯哑,不与日月争辉,而如今这块璞玉已经尽褪浊尘,把自己雕琢成一块稀世的瑰宝,在夷陵山上空绽放出比日月星辰还要耀眼的光华……
虽不曾亲临战场目睹他的盛放,她却已经感受到他身上的那团火焰,燃烧着,便从火光中涅槃出一只惊艳夺目的凤凰。
所以她才会心神恍惚地,好像在潮水起落中幻听见一声凤鸣了吧?
两颗心一直是在一起的,即使相隔天涯,天涯也不远。
而当她迎着夜风,泪眸望向手中,紧握着那半张褶皱的素笺,纸上笔墨隽秀书写着的,是一首诗——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