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 章(2 / 3)

神盯得他心脏都漏跳了几拍,耳朵红得透了光,只得硬着头皮,说话都结巴起来:“小生……若是……段小姐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小生……”

“那还请小先生给我这新墨题个字,我去制个模具印上去,总不能一直这样光秃秃的。”宁冉看他憋得实在辛苦,忍不住给他个痛快。

项文闻言,用力地点点头。

宁冉没想到,平价墨第一单生意,竟然就是一桩长期的好买卖,不仅离得近送货方便,还能保证每个月都有进账。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连夜守着制墨仪,将春申书院的第一单在两日后送了过去。

有了春申书院这块活招牌,加上庄夫子题的店招,邻近不少书院的学生都来打听平价墨,一来二去,宁冉接了不少书院的订单,平价墨的消息也在城里传开了。

宁冉制墨这些年,知道那些会上门来买平价墨的学生,大部分家境都不富足,十年寒窗苦读,用在笔墨上的花销远远超出了衣食住行。古时候有些人买不起笔墨,因此绝了读书念头的不在少数。平价墨的横空出世,不仅让这些寒门学子省了一大笔钱,能买更多的书,做更多学问,甚至只是作为一团星火,就能给那些因为贫穷,不得不在求学的道路上止步的人点起一些燎原的希望。

段家二老去外地送货,回到家已是大半个月之后了,二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门庭若市的店铺,愣是不敢踏进门。段老爷不可置信地后退几步左右打量,除了店招不一样,确实没走错地方。

芽巧正送客人出门,见到两人,开心地回头向店里喊道:“小姐,老爷夫人回来啦!”

宁冉归置好柜台上的银子,将账簿码到一边,钻出柜台,跑出来迎二老进门。

段老爷怔愣地看着闺女,不过半个月,人瘦了一大圈,气色倒是很好,有些担心地问道:“长生啊,怎么瘦了这么多?”

宁冉将两人拉进柜台里,说:“爹娘,你们先去后头歇着,我理完今天的帐就过来!”

二老面面相觑,几日不见,闺女像变了个人似的,嘘寒问暖了半晌,只得先回房去了。

待关了店,宁冉拿着这几日平价墨的订单,和整理好的账簿,来到了二老的房间。一进门,宁冉就将这些东西放在桌上,说:“爹,娘,这是这几日的生意,一共赚了十七两,其中十四两是长期的订单,每个月定期往城里的几处书院送墨,书院的名单我都写在这里了,墨送到后,结下一个月的钱。”

段老爷被“十七”这个数字唬得差点捏碎了茶杯,嘴唇颤抖了几下,半晌没说出话来。要知道他们段家这个卖墨的小铺,从他太爷爷算起,一年加起来也没见过十七两银子,如今年景不好,更是欠了一屁股外债,几辈子能还上都难说。

最后还是段夫人先忍不住开了口,问道:“长生,咱家店里也没有那么多墨可卖啊,你这单子签下来,日后交不出货物可怎么好。”

宁冉知道眼下还没办法说出自己带着机器穿越来的实情,忽然告知两人自己亲闺女其实已经死了这种话她开不了口,所以早几日就在心里编好了一套说辞。她告诉二老,说自己前阵子去后山拾松油,见到个白胡子老先生,见她也是懂制墨的,于是将自己在山间烧烟窑里堆放的劣质墨都送了她,她拿回家一试,却是比家里劣质的墨还要好用些。

段老爷半信半疑,问道:“咱家祖上三代都住在此地,何曾见过什么老先生。”

宁冉说:“那老先生是来寻友人的,现在已经离开了,不然也不会把墨留给我。眼下那些墨我都搬到库房里去了,爹娘过去一看便知。”

段夫人细想了想,又问道:“那日后卖光了,单子能说销就销了的?”

宁冉摇摇头,说:“不会卖光的,我将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