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第二和第三位是蓟镇神机营中的两位基层武官,这两位曾在抗倭战场上受过伤,在姚滨和沈聿整顿军备的过程中惨遭裁撤。 着这些残兵老将被迫离开,周将军刀绞,再次找沈聿禀明下,请朝廷拨款抚恤。但抚恤银也终有花完的一天,这些脱产已久,除了打仗没有的本,再加老迈残缺,未来的生活可想而知。 雀儿山书院此时邀请两位武官去做教官,教授兵法战阵,包食宿,可携带家眷,月银三两,加课时另算。一年三十六两是什么概念?足够养活一个五口之家,还绰绰有余,何况家包食宿,这些钱完全可以攒下来养老,甚至回老家置一点产业。 这实在是雪中送炭的举动! 可是——周将军亲自翻阅了这份奇怪的邀请函,书院里为什么要教这些? …… 第四位是邢州府通判,十分擅长水利河务,在任数栽,积极组织民夫清淤疏浚、加固堤坝,使黄河在邢州境内的河段从未发生过洪涝灾害。结果在朝审的期间,上司出了点经济问题,一被拖下了水,可惜了一个水利才。 第五位是京城最大的行医世家金家……的一个旁支,叫金方海,在城北开了一家医馆,因为规模太小,时常在嫡系面前感自卑。 自卑久了就有点理变态,喜欢收容一些其他医馆治不了的疑难杂症,即便是路边的乞丐了病,都捡回去治好,不计成本。 这样的经营方式能赚钱才见鬼,不过怀安也有办法,在信中告诉他,只要答应来雀儿山书院做医学院院长,就可以拥有一大批徒子徒孙,届时桃李满天下,自成一个流派,在数上就能压倒嫡系。 金方海一捂胸口——糟糕,是动的声音。 第六位也是世家出身的医生,但是一位女医,叫苏叶,擅长妇科和小儿科。在这个妇科病羞于启齿的时代,女大夫少之又少,不少妇请她上门诊病,甚至生产,因此在京城小有。 既然有,自然格外忙碌,拿邀请函时只扫了一眼,便丢弃一旁,出诊去了。 第七位是国子监诚堂的一位博士,叫杨牧,为耿直率真,对科举时文的写作独有一套方法,最要的是,他曾在课堂上公然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享有同样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不少监生嗤之以鼻:妇见识短浅,怎么能读书科举做官呢,牝鸡司晨,必使纲常败坏,天下大乱。 杨牧举出自最敬佩的女子——武则天,认为女果像男一样享有读书的权利,一样可以顶门立户,出将入相,甚至强于男子。 这个观点在时下实在非同凡响,只是他一个小小的学官,微言轻,很快便淹没在世俗的所谓真理之中。 好在杨牧除了思想超前之外,他也很缺钱,微薄的俸禄难以养活家小,国子监清水衙门,又没有什么额外收入,雀儿山书院聘他兼职教授经八股时文,每月三两,这比他在国子监的俸禄还要高。最要的是,书院主张男女同堂读书,日后将通过平的考试制度招收女子入学,与他的主张不谋而合。 杨牧小翼翼地收信封,陷入思考。 第八位自然是农学院未来的院长张岱的,他老家还在岑州种红薯,暂时空缺。 第九位就有些麻烦了。 书院新招的杂役挨家挨户发送邀请函,送姚阁老府上,门房却说二老爷不便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