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永熙十年。
日暮西斜,残阳染红了半边天。
此时正是晚饭时分,家家户户的厨房里升起袅袅炊烟,可在蕲州的一座三进宅院里,气氛却安静得有些诡异。
祠堂里寂静得落针可闻,香炉里插了三炷香,燃起的白烟徐徐升腾,面对上面一排排的祖宗牌位,一位豆蔻年华的清秀少女跪在蒲团上,垂眸养神。
渐渐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这时,祠堂大门被人小心翼翼地推开了一条缝,布满锈迹的木门发出生涩的咯吱声。
“明月……”
李明月回过头,只见两个少年动作迅速地从门缝里钻了进来,一个十六岁,一个十岁,两人身上的衣服鼓鼓的,可见里面塞了不少东西,怕被人发现,他们钻进来后立刻反手掩好了木门。
“大哥、晓珺,你们怎么来了?”
两人几步走过来蹲下,纷纷从怀里掏出用纸包着的包子、水壶,还有一件厚衣服,李晓珺狡黠一笑,轻声道:“姐姐,饿了吧,我们给你带了吃的,夜里凉,你先穿着衣服,等父亲睡了我们再给你送床被子过来。”
李明月接过纸包,感觉到里面的包子还是热的,笑眯眯的咬了一口,“谢谢。”
“和我们客气什么?”
李时瑾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李晓珺笑嘻嘻的蹲在她身边,兄妹三人感情极好。
李明月看着大哥和小弟,心头一酸,急忙低下头大口吃包子,掩住眼底的泪意。
李明月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往上数三代都是大夫,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秀才医生,开了一家名叫“岁安堂”的医馆,家里先后生了三个孩子,大哥李时瑾、二姐李明月和三弟李晓珺。
李父认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管参加科举与否,多读书总是好的,因此三个孩子不仅读书,而且从小跟在父亲身边看他给人看病,一个个有模有样的跟着学习,对医学很有兴趣。
长子李时瑾十五岁的时候考中了秀才,学医的时间也最长,可以预见,不出意外,未来他必定会继承父祖的衣钵。
可是,就在前不久,李明月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梦中有位看不清面容的仙子轻抚了一下她的头,她便好像开了天眼一样,看到了许多未来之事。
她梦见自己远嫁他乡,在送嫁途中遭遇山匪,被人先奸后杀,弃尸荒野,官府不作为,李家求告无门,悲痛欲绝,大受打击。
李时瑾因此发愤图强,弃医从文,科举入仕;而李晓珺则毅然从军,弃医从武,浴血沙场,出生入死。
兄弟两人一文一武,开始在官场中沉浮,其中艰难困苦无法一一言表,多年后还被卷入惊心动魄的夺嫡之争中,最后一家人惨淡收场。
李明月醒过来,立刻跪到父母面前,立誓说自己这辈子终身不嫁,李父一气之下罚她来跪祠堂,这才有了李时瑾他们偷偷来送饭的事。
兄妹三人偷偷吃完了包子,填饱了肚子,李时瑾忍不住问道:“明月,你为什么不愿意嫁人啊?”
李家家风清正,没有重男轻女的陋习,但女孩子及笄后,父母先为其定下婚约,过两三年再成婚,这是很正常的事。
李父李母疼爱子女,婚姻大事自然不会马虎,千挑万选,绝不会害她,所以他们也不明白她为何会立誓不嫁。
梦中之事李明月自然不会乱说,说了估计他们也不会信,她早已想好了理由,对李时瑾他们说:“我想学有所用,如果嫁了人,夫家恐怕很难会同意让我抛头露面作大夫的,与其让彼此都不痛快,还不如我直接不嫁了。”
李时瑾明白了:“你想效仿义妁、鲍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