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治疗完毕之后,李明月和李晓珺就直接离开了,他们只当日行一善,并未对外声张。
只是“无盐变西施”的事情太过神奇,于是不过几日,此事便在蕲州当地流传开来,而且还有越传越神的趋势。
这个年代,女大夫十分稀少,因此李明月的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
在岁安堂坐堂的李明月,看到络绎不绝的来找她求美容养颜秘方的妇人,真是哭笑不得。
她见此情形,便斟酌着写了几个温和的美容养颜的方子,做了些美容丸的成药,这样一来,既不耽误医馆其他病人看病,也能满足有美容养颜需求的客户。
不曾想美容丸卖得十分火爆,无心插柳柳成荫,倒成了岁安堂一笔不算小的收入来源。
李明月:“……”
果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其它医馆受到启发,纷纷跟进,研制了一些类似的美容药丸,不过因为“无盐变西施”的故事导致李明月的名声实在响亮,所以岁安堂的美容丸还是卖得最好的。
这一天,李明月在家中厨房里捣鼓东西,李父特意过来了一趟,他见李明月专心致志,故意重重“咳”了一声。
李明月扭头看到李父,站起来笑道:“爹,你来了。”
李父见她之前蹲在地上生火,脸上都抹上了灰,灶台上还摆了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一下子把之前想说的话忘记了,问:“你在搞什么东西?”
李明月说:“我想试验一下蒸馏法。”
“蒸馏法?”
李明月点了点头,解释道:“自古以来,人们用艾灸、熏香消毒防疫,《齐民要术》记载用莱萸消毒井水,《肘后方》用“六味熏衣香”给衣服消毒,《外台秘要》中有“辟温粉”的皮肤消毒方法,但外伤创口如何消毒,防止感染,却始终是个难题。”
李父说:“火燎、沸水、烈酒,辅佐草药,止血去腐生肌。”
“的确,但若是重伤,高烧不退,能否熬过去还得看个人体质。”李明月指着面前买来的几坛烈酒,说:“酒不够烈,消杀作用有限,因此我想试试酿制烈酒的蒸馏法,对烈酒进行再加工。”
没错,李明月打算做消毒酒精,用市面上卖的烧酒,加入适量的生石灰,用蒸馏法获得无水酒精,而后再混合成浓度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消毒酒精。
美容丸给了她的启发,有些东西完全可以制成成品,需要的时候直接拿来用就是了,对大夫和病人来说,都很省时省力。
况且,酒精的用处多样,实在是大夫工作的好帮手。
最近因为美容丸的事,李父担心李明月因名利走上歪路,不能沉下心来继续精进医术,如今见她刻苦依旧,还能查缺补漏,钻研其中,这才放下心来。
尤其听她如此说,李父也来了兴趣,他特意把全家人都叫来,一家人一起帮忙,试验生石灰的用量、蒸馏的时间、酒精和水的配比,如此这般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让他们研制出了消毒酒精。
功成之日,一家人都很兴奋,李父捻须朗笑,问李明月:“此物何名?”
李明月想到此物取自酒中精华,故而答道:“酒精。”
酒精虽好,但在这个时代,酒都是由纯粮酿造而成,烈酒价格高昂,更何况是再加工成酒精,故而刚刚问世的酒精也只是在大夫之间小范围的流通着。
————————————
这一日,岁安堂急匆匆地冲进来一行人,他们抬着担架,上面躺着一个受伤很重的男人。
“大夫在吗?”
李晓珺正在正堂用药碾子磨药,见状吓了一跳,急忙让他们把伤者抬进医馆后院东厢的诊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