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我们心里也有底。这个项目的开发周期的确很长,至少要到年底才能上量,但也就几个月时间了,万一他没有搞定材料量产的事情,我们就坐蜡了。” 刘宇说了一句“好”,然后便发了条信息给肖墨。 赵永峰在一旁附和道:“是有这个风险。要不趁着我们还没有和艾玛公司说推翻之前的评估结论,我们内部再拉会讨论下?就算肖墨的材料更好,被艾玛公司的人发现了,我们也可以说立即改善,当备用方案?” 王刚直接摇头否决道:“千万别!电瓶车整机的实验非常多,而且价格也贵。我们后面再做验证的话,花费太大了,艾玛公司也不一定会给我们机会。万一到时候验证的费用要我们出,那就吐血来了。” 赵永峰一想也是,于是也不说什么了。 艾玛公司可不是只在他们华宇一家身上吊着,而是开了两家供应商,一起验证。谁的进度快,谁就率先量产。谁的进度慢,谁吃到的订单份额就少。 王刚的意思他明白,如果他们华宇的方案在“黑度”问题上被另外一家竞争对手超过了,那他们华宇在这个项目的开发进度上就落后了。 一步后,步步后。 开发进度的落后,不仅仅是时间的延长、后续订单份额的占比减少,同时也是开发费用的加大。 叮咚~ 刘宇的手机上传出声响,是肖墨给他回了信息。 刘宇点开一看,王刚、赵永峰两人同时也看到了,只见信息上写着“目前正在和玉盛公司洽谈。按照推进进度,下个月中于可以导入试产,下下个月的月终大规模量产无问题。” “玉盛?我们前不久去了审厂,没听他们说这事啊?” 赵永峰惊咦一声。 刘宇耸了耸肩,说道:“或许是没确定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和我们说吧。” 王刚皱了皱眉,没有说话,而是掏出了手机,一个电话打给了玉盛公司的销售总监周晗。周晗来过华宇公司几次,推荐材料来的,和他也比较熟。 “周总,庐川电子公司以前的工程师肖墨,是不是在和你们洽谈一款偏振光膜片材料?” 电话一接通,王刚也不寒暄,直接问道。 “呃……” 正在公司处理事务的周晗有些反应不过来,好一会才把王刚的话和内容联系在一起,想到了肖墨送给他们的材料。 “我去,华宇的人都知道了?” 周晗心里顿时一紧,更有紧迫感了,他连忙回答道:“是有这回事,王总您也知道?” 而听着周晗的回答,一抹惊讶的神情显露在了王刚的脸上,他笑了笑道:“是,我就来了解下情况,洽谈的怎么样了?” “是有什么事吗?” 周晗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王刚怔了一下,旋即反应了过来,刚才的问话太过于敏感了,商务洽谈这些都是机密内幕,于是就说了声抱歉,打了个哈哈:“没什么事,就问问。” “就问问?谁信啊!” 挂断电话后,周晗嘴上立即嘀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