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孙萍打听丢篮子的那天傍晚刘爱玲在没在知青点。 "不在,那天她白天请假去镇上了,下午回的知青点,吃晚饭前又去刘月珍婶子家描鞋样子了。”孙萍小声问, "嘉妮,她咋了?" 周嘉妮眉头动了动,笑道: “还不确定,别跟别人说我来找你干嘛。” 孙萍点头: "放心吧!" 周嘉妮去找刘月珍。 刘月珍见周嘉妮来找她,从心底里高兴,毕竟上回因为护着刘爱玲误会了这个姑娘,人家也没为这事拿乔,平常在路上碰见了也是婶子长婶子短的,现在这周同志带着整个大队发展,她家也沾了不少光,所以对上周嘉妮就格外热情。 “嘉妮,快来家里坐坐,你平常可不大到咱这边的胡同里来。”刘月珍笑模笑样的,语气亲切地不行。 周嘉妮笑道: "今天这不就来了打扰了吗?" “ 快进来快进来,你坐着,我去给你冲碗糖水喝。” 周嘉妮赶紧拦着,说明来意,道: “婶子,我是听人说你鞋样子画的好,想来问问能不能借我描一下?" 刘月珍去拿东西的动作一顿,像是听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哈哈笑道:“你听谁说的啊?我哪会画鞋样子?不过家里确实有个谢样子,是刘爱玲同志给我画的,我可不会画,哈哈哈……" 说完才想起来周嘉妮跟刘爱玲的矛盾,语气一顿,过来说道:“说起小刘同志,上回我误会你跟另外一个女同志了。" 说来也怪,当时周嘉妮没惹她没干嘛的,她为啥对人家意见那么大? 但后来慢慢咂摸过滋味来了,她对小周同志的敌意,都是通过刘爱玲话里话外对周同志的描述得来的。 也是反应过来后才看出来那个小刘同志心眼子不少,如今虽然也有往来,但没以前那么维护那个姑娘了。 周嘉妮赶紧笑道:“多久的事了我早忘了,婶子你咋还这么惦记呢?"又道, “我就是听说五号那天下午,刘爱玲来找你描鞋样子,想着可能婶子鞋样子画的好,这才来问问,弄半天就是刘爱玲自己画的呀?" 刘月珍‘唁’了一声,道: "啥啊?那天她是来还手电筒。" 周嘉妮的惊讶表现地很自然,就是随意聊八卦地样子: "她借你们家的手电筒干嘛?"“唁,这不是说刚搬到知青点晚上害怕嘛,说有个手电筒晚上有点啥动静也能照照。” 周嘉妮认同地笑道: “知青点在村外,他们刚搬过去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直接跟老知青的屋子打通,跟他们作伴呢。" "可说是呢……" 刘月珍见周嘉妮不介意说刘爱玲,拉开了话匣子也有些收不住,周嘉妮三拐两拐,就不动声色地套出刘爱玲那天过来没进门,把手电筒递给刘月珍就走了。 也就是说,她没在刘月珍这里逗留,可按孙萍说的,她出去时间可不短。 要说来问刘月珍之前,她只是处于警惕的怀疑。那么现在,能确定百分之六七十了。周嘉妮告辞折回,中途顺手带上孙萍一起回村委汇报。 孙萍云里雾里的就成了线索提供者,不过她 只知道刘爱玲那天请假,傍晚又出去一趟,但她们宿舍没有篮子,刘爱玲应该也不会往宿舍带。 至于手电筒,孙萍说压根没见过,也没听刘爱玲提过,至于刘爱玲晚上有没有出去,孙萍就不敢保证了,她睡觉挺沉的不说,偶尔还跑去周嘉妮那里住。 不过这几点,就能将确定程度能提到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