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挣扎与煎熬却无人可以诉说……但每每在罗什将面临人生困境的时刻,她总是不顾一切地穿越时空来陪伴他。艾晴选择在罗什的人生面临困境的时刻陪伴他,一切的磨难也仿佛在考验着彼此的真心……我当年可是被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几次相遇和几次离别的爱情感动得一塌糊涂,最后无奈也只能跟这部小说的作者一样发出了在一千多年后XZ多情僧人仓央嘉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哀叹。龟背,这里可是他的故乡啊! 现在我也是穿越的使者,在重新回顾这部小说时又重新有了新的感慨,艾晴的纠结,她的无奈,使我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这世上另一个跟我一样的穿越重生人的真实写照,还是一出庄周梦蝶的故事呢! 石窟作为佛教艺术的综合体,集建筑、壁画和雕塑为一体。它具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基本上分为前室、主室、后室。前室是大型的立佛像位置,主室正中供奉大型佛龛,两侧是供养人,通过狭小的甬道进入后室,可以见到从左向右横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周围墙壁上以及顶部全都绘满了佛教壁画。 克孜尔石窟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物佛像的外貌更接近印度人而非中国人,本生绘画的内容更为广泛而丰富多彩。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从印度先传入XJ,形成“西域佛教”后,再传入中原。所以克孜尔石窟不同于其他中国石窟,而是自成一派的价值所在。 在克孜尔石窟中的壁画风格不同于其他地区,这里的壁画风格之多样、内容之丰富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壁画中画着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供养故事和千佛故事,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例如:洞窟穹顶的天象图中画着星座与信号图,好像我们现在的无线网络标示一样的;又或者是太阳神阿波罗一样的人物手拿长鞭驾驶着战车;还有那大概是一位供养人,留着大分头,上衣穿着薄纱短袖,下着碎花长裙。虽然墙壁上只剩下“只言片语”但仔细端详,仍旧可以感受到栩栩如生的场景画面,裸眼3D效果强烈,近距离观看真的是“呼之欲出”,画师会根据岩壁的不平整把人物画的生动起来。 走着看着,处处满目疮痍,令人痛心疾首,虽有年代的侵损,但列强的盗抢更是毁灭性的损坏。放置释迦摩尼佛的拱形佛龛里空空如也;壁画上金箔制成的佛像的半边袈裟被剥走;甚至整壁整壁的壁画被揭走,只在洞壁上留下斑斑斧凿的痕迹以及大片大片的空白墙壁。如今它们都在德国、英国、美国的博物馆里展出着。 我观摩着这些菱形格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壁画。明确的平面图形、单纯优雅的色彩、以层面叠加方式的呈象,历经千年风化、人为破坏,他们留下了满目斑驳的时代痕迹,也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当地工作人员也向我禽耐心讲解了洞窟形制、图像配置,老师们也为我们分析古代壁画的作画程序,进一步解说图像含义与宏大历史背景。 即兴奋又遗憾的洞窟采风结束后,我认识到:千年之前的佛教徒,在这峰谷交错的荒境开一方净土,洞窟中的极乐世界是他们一生的藏蓄和寄托。此次朝圣之旅,也让我深深感悟这洞窟中岩彩交替的华章,将会深深融入我今后的艺术创作与学术探索中。虽然克孜尔的石窟可能比敦煌莫高窟的稍逊些,但它一眼千年的沧桑感更为突出。而且,这里的文物尤其是壁画,真的是看一眼少一眼了,或许日后沙化后,就很难再见到了。 我很庆幸,我庆幸今生有幸近距离看到他,也庆幸他屹立千年仍然倔强地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