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门城楼官门紧闭,一众黑卫执锐戍守,人数虽多,却无人胆敢乱行乱动,灯火通明且静谧无声。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暂时的安静,黑卫们屏气凝神,攥紧了手中兵器,目光定定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气氛如绷紧的弦,霎时紧张了起来。未待马蹄声近,早有若干黑卫驰马迎了上去。
行在前头的黑卫见到来人竟是一位姑娘,那姑娘面貌秀丽,衣着素净却不失风度,脸上轻露笑意,朝着黑卫们微微颔首。黑卫们面上表情一怔,似不解似犹豫。如此深夜,一位女子单枪匹马而来,甚是奇怪。不过仅仅一位女子而已,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可今夜非同寻常,长官再三下令连一只蚂蚁都不能放出城去,否则便军法处置,黑卫们不得不万分小心。黑卫们相互对视一眼,不由分说地一拥而上,将姑娘团团围住,欲将其擒拿。
“放肆。”姑娘柳眉一竖,脸上笑意顿消,怒斥道。她抬手向前,掌心向上,掌中的玉令剔透莹亮。
戍守京畿的黑卫们岂会不识太子玉令!
见到姑娘手中握着的玉令,黑卫们顿时面色一变,下马跪倒,刚刚还剑拔弩张的氛围瞬间缓和了不少。
这姑娘正是文棠,她已除去帏帽,换上了锦绣的衣裳,本来挽了新月髻的头发也放了下来。一袭杏衣的她,神色倨傲地高坐马头,满头青丝随风微拂,傲气得让人不敢直视。
“这位姑娘,太子有令,任何人等都不得出城。”
文棠扬眉一看,说话的正是先前与她动手的黑卫小头目。她呸地啐了一口,斥道:“没长眼的东西。”
黑卫头目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面子上挂不住,脸胀得通红,却不敢妄动,毕竟眼前这女子手中拿着的千真万确是太子玉令。他双手捏紧了拳头,口中仍不相让,重复着:“今夜禁严,任何人都不得出城。”
“你还管得了我?”文棠轻蔑一笑,“我乃南淮郡主,今晚奉太子之命出城。你若一味阻拦,坏了大事......”
“南淮郡主!”那黑卫头目心中大惊,满腹狐疑。他听说南淮郡主是皇后的外甥女,暂居定襄侯府,怎得会跟太子亲近?
文棠料到他心中有疑,面上却表现得更加笃定自信:“我与太子交好,你们难道不知道?”
黑卫头目确实不知道,却也不敢反驳,静静听文棠继续忽悠。
“也罢,个中关系你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会知道,如今大事将成,告诉你们也无妨,我与太子关系甚笃,暂居定襄侯府不过权宜之计。现下我有要事在身,此刻必要出城,太子怕你们这些人有眼不识泰山,耽误情势,与我这太子玉令。你看,太子玉令难道有假?”文棠将玉令抛到黑卫头目手中,居高临下地注视着。
黑卫接住玉令,细细端详起来,这分分明明就是太子玉令。
文棠不耐烦与黑卫再多费唇舌,催促道:“还不快开城门,坏了大事,有你们吃的!”
黑卫头目扭曲着一张黑脸,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命令打开南门。
望着被缓缓推开的楼门,文棠心中暗喜,没想到此行能如此顺利,还真多亏了那太子玉令。她摸了摸大白的脖子,马儿通灵会意,抬蹄向前。
黑卫头目低头恭送,低沉着声音道:“郡主慢行,城门旁有不干净的东西,千万小心,免得生了晦气。”
文棠先前还未留意,经他一提醒,不自觉便朝城门旁看去,却惊见两具血淋淋的尸体。
“是他们!”
那两具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