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要频繁互相策应与掩护。 支点,一个就够了。 谁当支点,另一个就要跑位突进。 比赛第23分钟,当郝强在禁区弧顶接应来自萨姆的传球之后,基斯林快速跑位前插。 纵然基斯林不确定郝强能否将球传过来,但他还是坚定地跑位。 郝强控球转身卡位对抗,赢得空间后冷静输送一脚直塞。 基斯林反越位成功,在禁区右肋地带起脚轰门将球送入球门远角。 基斯林破门后并未庆祝,而是转过身来手指郝强。 郝强与他击掌后拥抱一下,两人一同朝中场走去。 虐菜的德国杯,很难证明什么。 但至少团队能打出配合和效果是一个好现象。 海因克斯不喜欢花里胡哨的技战术,但也不能说他玩得就是简单粗暴。 应该说他更崇尚德国传统的整体效果,打法简化,追求效率与节奏频率。 勒沃库森打开进球账户便一发不可收拾。 上半场比赛结束前,郝强头顶脚踢直接上演进球帽子戏法! 20分钟进了3球。 勒沃库森一直在创造机会,而郝强在禁区内捕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令队友刮目相看。 这个小伙子确实有点儿东西。 但还是不能绝对地证明什么。 对手太弱了! 完全无法抵抗勒沃库森的进攻。 强弱差距体现在勒沃库森几乎每一次进攻都能够形成威胁,而威胁体现在他们能够形成射门。 半场比赛结束郝强便被换下场。 四天之后球队还要征战欧联杯资格赛最后一轮。 郝强必然首发。 海因克斯对这个上半场郝强的表现感到满意。 也没必要让他继续留在场上。 看效果的目的达到,便让他养精蓄锐。 勒沃库森在下半场继续大开杀戒。 最终球队在客场以11:1屠杀皮尔马森斯。 挺进德国杯下一轮。 中国媒体对郝强45分钟便完成进球帽子戏法进行了重磅报道。 可实际上在德国本土,媒体对德国杯的比赛只是报道一下战报比分。 对比赛内容基本上没有分析与思考。 没有意义啊。 强弱悬殊太大了。 别看勒沃库森净胜两位数,但别说引起轰动,连他们自己的球迷都不认为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正式比赛的开打意味着俱乐部的备战工作进入到了竞赛期的节奏中。 训练中除了常规的有球技术,团队配合训练,以及有氧训练之外,海因克斯更注重对技战术的演练。 比起郝强在里尔是锋线三叉戟疯狂输出,想尽办法创造机会。 在勒沃库森他和基斯林一样被海因克斯要求要承担更多的掩护与策应工作。 郝强没有个人想法,教练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周四的晚上,拜耳竞技场。 勒沃库森主场迎战来自乌克兰的塔夫利亚。 欧联杯资格赛最后一轮的首回合如期开战。 郝强继续首发,首次在主场亮相,他却发现上座率不高,连一半都不到。 对手名不见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