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 章(2 / 3)

正捧着她的信,男子面容俊朗,剑眉星目,身材高大却不臃肿,纤长却不显瘦弱,令人心生喜悦。

“扔了做什么。”男子好奇道,“诶你别哭啊!我没读你的信!只是见你的字写的颇有神韵,我真的没读!”

乐施的眼泪还没擦干净,连忙用衣袖抹花了脸。

见乐施不在哭了,男子松了一口气,问道:“姑娘家是哪里,姓甚名谁,怎么到这乡下军中来了,可是受了委屈?”

乐施起身应道;“回禀大人,小女是逃难到羡北的,家中曾经小有资产,如今不过家道中落罢了。”

待乐施站起来后,男子才发现她的身材竟颇显健硕,臂膀看着孔武有力,定是常年干力气活的人,只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才显得娇小玲珑。

男子面露惊奇:“壮士也。”他又围着乐施转了一圈,“鄙人见过不少落魄女子,少有像姑娘一般的壮士。”

没想到这贵族男子看着正经,说话却是个不着调的。

乐施小心回复道:“幸得贵人相助,才不至于沦落尘俗。”

男子将乐施的信展平,放好,似乎对乐施很是中意,拍拍胸脯道:“姑娘若有难事不妨直说,鄙人解千秋,是此地的监军,定能为姑娘做主。”

这个名字唤醒了乐施在京城的记忆。

解千秋,当朝国子监祭酒解学明的独子。

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提起过解千秋,曾对解千秋大加夸赞,称其为可塑之才。

解千秋生父解学明也是朝廷中少有的与父亲常常书信往来之人。

父亲说这解学明是个怪人,其人一心治学,厌恶宦场争斗,无论哪党得势,都不去阿谀奉承。

但也是个有水平的人,在这党派林立,朝奏夕贬的当今,解学明牢牢的做着他的国子监祭酒,身边人比居同势,结党营私之时,唯独他置身事外,却又稳如泰山,多年来不曾动过位置。

说是如此,真叫他辞了官,回去专心治那圣人之学,他却又不肯了。据说父亲被贬前解学明已有致仕之意,不知这次是大话还是真心。

没想到这么个读书人,儿子反而来参了军。

这些都是父亲曾对母亲说过的,乐施只是在一旁听说,还从未亲眼见过解家父子,对这父子俩其实没什么了解。

乐施向解千秋道了谢,两人便分开了。

解千秋是朝廷命官,自然没时间浪费在同女子交谈之上,这次见面,还是解千秋挂念被强征来的羡北百姓,担心他们在军中受了欺负,特意来警示一番。

送走了解千秋,乐施也没了写书信的心情,把信揉了揉,扔掉了。

......

军中妇女也不是永远待在后方。

一旦打起来了,乐施就跟着去挖战壕,虽然她年纪小,但力气大,所以偶尔缺人手时,也会叫乐施去搬尸体。

得益于常年杀猪,乐施第一次见到人的碎尸时,吐得没有其他妇女厉害,但也吐了个天昏地暗,只是不至于晕过去罢了。

乐施一直在吐,拖车哗啦哗啦地走过,其他人见多了新兵跪在地上连胃都要吐出来的样子,一个跨步就迈了过去,所有人都面色麻木的忙着搬尸体,直到乐施吐干净了胃,什么也吐不出来为止,没有人停下来安慰她。

乐施咬紧牙,撑着地面站起来,一步一软,一步一停顿,然后步伐越来越稳,越来越快,慢慢的能走了,她几乎是跑过去的,用全身力气搬起比自己大得多的尸体,放在拖车上,然后是第二具,第三具。

他们不仅要负责搬,还要负责埋,那些尸体有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大多是壮年男子。而埋完尸体后,驻地里就会少些熟悉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