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笑着和乡亲们一一打招呼。
“感谢乡亲们出手相助,救命之恩,鄙人无以为报。”解千秋微微颔首拜谢。
“是解大人有恩于羡北啊。”
“大人为羡北百姓鞠躬尽瘁,我们只是报了大人的恩。”
“大人你不知道啊,这几天——”
“......”
见解千秋与乡亲们唠得火热,乐施嘴角略带笑意,在远处向解千秋道别,放轻脚步,回了山寨。
一路上,解千秋的声音不断在乐施的脑海里盘旋,他的声音里没了常有的快意,以往即便是打了败仗,也没人见过他如此失神无措的样子。
一直到她回到山寨,坐下继续磨刀,她还在想解千秋的事情。
想着想着,乐施突然意识到:他们这些逃兵是要杀头的,那不仅败给了汕姜,还丢了军队的解千秋呢?他会被如何处置?若是将军也折在水里了,这场败仗从此会压在解千秋的头上吗?
注意到这一点时,乐施心中升起了浓浓的忧虑。
她扔下刀,站起来,快步绕了几圈,又回来坐下,也没心思干活了,有一下没有下的磨着刀。
大概一个时辰后,解千秋才回来。
见到解千秋进了寨门,乐施起身跑过去,快到解千秋跟前时突然停下,捋了捋头发,小步迎上前。
解千秋见乐施迎来,说道:“乐姑娘,鄙人是来告别的。”
乐施愣了一下,担忧道:“解大人回去后会如何?”
解千秋面对着乐施,微微眯起眼睛笑道:“乐姑娘请放心。”他的声音稳重但又轻快,“只要鄙人还在,就绝不会让汕姜人攻入羡北。”
意料之外的回答让乐施傻了眼。
哎呀这个呆子!
她在心里默默骂道。
那老奸巨猾的解学明是怎么教出的此等人物?这样耿直的人,可怎么在那吃人的京城里活下去呀!
乐施眉间多出一抹去不掉的忧愁。
也许是观出了乐施的愁容,也许是在自言自语,解千秋低下头,沉声说:
“渡鸿过不来的,这条江他永远也过不来,永远也过不来......”
午后的太阳晒的人心慌,连日的细雨后连云彩都不见一朵,山寨里唯一的一棵树就在一旁,树阴横贯在两人之间,但他们都忘了进去躲躲阴凉。
“对了,乐姑娘。”解千秋突然说道,“鄙人是被好心拾荒人救下的,近日没来过山里,也没见过幸存的将士,山中是被掠来的妇人们,土匪离开后就留了下来。”
说完,解千秋后退一步,拱手道:“乐姑娘多保重。”向乐施告辞。
乐施再次往前追了几步,她目送着解千秋下山,直到解千秋的身影隐没在无边的树林里,再也看不清晰。
......
在那之后,乐施与乡亲们就在山上安顿下来,一点一点的开垦耕地,修建村庄,乐施不时下山回村子里看看,把山寨的消息带回村子,也把外面的消息带进山里。
修好的房子多了起来,她就趁夜把麻大娘也接来了。
麻大娘那些日子被刘大树的堂弟,刘大山家接去照顾了,虽是堂兄弟,但刘大山今年年仅五岁,两家与周家关系都不错,乐施入军前特意去拜托了他们。
后来,又有不少从水里逃出来,不知该去哪的人,听说山上建了个新村子的事,就前来投奔,山寨有了更多干活的人,也就建得更加红火了。
猎户打来的野禽野畜交由农户圈养起来,养不了的野猪就让乐施杀掉给寨里人添油水,女人们给田里挖了水渠,仇海宁再次捡起了打渔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