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林琪在最后一页稿件上写下标记,满足地将所有的稿件合到一起,整齐地堆放在办公桌的一角。她长舒一口气:终于看完了这十多万字的《贾说:光影之烬》书稿。
距离拿到稿件已经五天了,平心而论,这本《贾说:光影之烬》并不算长,可贝林琪硬是在这上面消耗了几倍于《热血高中》的时间。
开始校订之前,贝林琪已经在网上查到《贾说:光影之烬》作者的相关信息,那是一位名叫郭淮的《浦南娱乐周刊》的资深记者,之前也出版过女歌手裴丽薰的传记,从整合到的网上信息来看,此人颇有影响力。
书稿文笔轻松、幽默,对故事的描述倒是很认真,公道地说,这本《贾说:光影之烬》的可看性很强,然而,贝林琪对贾涤平导演太过于熟悉了,她不仅看过贾导所有的电影作品,就连与贾导相关的新闻、栏目,她都是一条都不肯放过。
若不是对贾导的电影情有独钟,贝林琪绝不会表现出这样的狂热。
而《贾说:光影之烬》里面的贾涤平与贝林琪知道的贾涤平差得太多,很多信息也不准确。例如,作者宛如亲历者一般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贾涤平童年的不幸,连至亲之人也自私自利,以贫穷为理由,曾要求贾涤平放弃学业,事实上,贝林琪看过对贾涤平的专访,贾涤平也曾经在多种场合言及这些童年往事,按照贾涤平自己的说法,那个时候家里确实困难,面对贫穷,家人也无计可施,怨不得谁,而贾涤平的姐姐们对贾涤平照顾有加,正是她们的□□,自己才顺利走完求学之路,根本没有“自私”一说。再有,书中大肆渲染贾涤平和女演员孔倩的恋情,情节跌宕起伏,细节详备如作者亲见,然而,事实上虽然绯闻不断,但贾涤平和孔倩都从未在任何场合承认恋情,这完全是狗仔队的胡诌。
贝林琪认定这本《贾说:光影之烬》完全是捕风捉影,甚至很多内容前后矛盾,实在是为了博人眼球,哗众取宠而把传记当成小说来写。
一怒之下,贝林琪竟然洋洋洒洒地写出十多页的审读报告长文,而书稿上都贴满了标签,贝林琪把自己的质疑全都写了上去,下面还细致地注明了自己了解的真相。
此时,贝林琪看着满是补丁的书稿自鸣得意,伸了个懒腰,没控制住地大叫了一声:“搞定了!”
发现自己的失态,贝林琪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天啊!忘了这是办公室了!”
果然,所有的编辑们都被惊扰到了,齐刷刷地向发声处转头,以为有重大事件发生。
贝林琪连忙起身,尴尬一笑,忙向大家道歉:“抱歉抱歉!大家继续。”
编辑们很木然,纷纷又投入到手头工作,不再理会贝林琪。
贝林琪缓缓坐下,看着稿子,继续骄傲:“专业,这才叫专业!穆尘,我看你服不服气!这回,你还有什么话说!”
***
穆尘盯着贝林琪递交上来的稿件,正文页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贝林琪对文章的质疑和建议。
贝林琪对面而坐,仍沉浸在得意之中,突然想到穆尘在面试时候的拽样,心里一阵厌恶,而现在看着穆尘认真的样子,她理所当然地把穆尘的这种反应想成是惭愧所致,心里默念:“这才是影视专业高材生应该有的样子,对待大闸蟹这种人,就得靠专业来制服他!”
“重看。”穆尘冷冷地吐出两个字以后,合上稿件,又把稿件往贝林琪方向推了推。
“什么?”贝林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哑然失声。
“重看。”穆尘看向贝林琪,又说了一遍,语气重了一些。
此刻,贝林琪已经来不及愤怒,这完全不是她能想象的剧情,她实在想不清楚个中原因,满脸疑惑地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