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好在她借了林书阳的文运之后,现在耳清目明,记性也不错,如此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才堪堪在七月末看完整整十四卷大周律。
懂了具体法条还要明白如何应用,这个时候听风搜刮到的案卷就派上了用场。
听风几乎是将整个刑部和大理寺的案卷都搬了过来,萧长捷这里的案卷堆的已经无处下脚了。
每日林婉儿进来送饭的时候都要帮她理一理,然后将萧长捷看完的案卷搬出去烧掉。
林婉儿一天进来三次,每次出去都要搬走满满一箱先生的手稿和不知何处得来的案卷。
这几日厨房连柴火都不用了,光烧萧长捷的手稿都烧不过来。
萧长捷就这样废寝忘食、不眠不休学习了一个月,终于到了八月十五,过完这个中秋,便要去参加秋闱了。
中秋夜是团圆夜。
萧长捷尚有师傅可以吃顿饭,林婉儿除了她,就再不认识什么人了。
于是萧长捷带着林婉儿来和师傅一起吃这顿中秋团圆饭。
左青棠和唐伯都是和蔼可亲的老人,面对林婉儿的到来,都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欢迎。毕竟两位孤寡老人没有孙女,如今见到十几岁的小女娘,自然喜欢的紧。
当然萧长捷这种奇葩除外,她这辈子,无论什么年纪,恨她的远比爱她的人要多,不过她也不在意就是了。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我就喜欢你们恨我却干不掉我的样子!
在萧长捷神游天外的时候,林婉儿已经主动提出要去给两位老人亲手做她的拿手好菜了,于是两位老人怕她不知道东西在哪里,便亦步亦趋地跟过去打下手了。
等萧长捷回神,人都走光了。萧长捷失笑,她熟门熟路地从房梁上摸下来一瓶酒。
啧啧,老师藏酒的地方数十年没有改变,真是毫无新意。
萧长捷提溜着酒瓶,走出院子,翻身就上了屋顶。
今年的中秋,万里无云,月色清朗,脉脉凉月如水,洒在了萧长捷的身上。
她微微闭着眼睛,感受着徐徐微风拂过脸颊,睁开眼睛,一轮明月高悬天上。
如此美景,却是月圆人不圆。萧长捷闭着眼猛灌了几口酒,压住了眼眶微微泛起的湿意。
她想到去年中秋,戍边凉州未能回家,当时她和将士们围坐在火炉边,就着凉州辽阔的苍穹和呼啸的风,看着故乡的月亮,狂歌痛饮,好不快哉!
她想到幼时中秋,阿娘总是早早就备好月饼,阿爹在这天也难得的不忙,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对着天上的月亮,吃饭聊天。阿爹和师傅考究几句她和哥哥的功课,她照旧答的一塌糊涂,但念在中秋答的不好也没有人责怪······
许多细小的回忆好像藏在脑海深处,平时被萧长捷压抑在深不见底的地方,照了照月亮,就全都亮堂了起来。
不能再想了! 再想她便要溃不成军了!
心硬如她,在这种日子,居然也想对这难得的温情投降。
萧长捷一时有些气愤,却不知在生谁的气。她心下烦躁,便干脆起身,从无忧酒馆的屋顶一跃跳到街上,漫无目的地随着人流向前走去。
中秋节西市人潮如织,萧长捷在其中不知道走了多久,忽然,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她略有些懵地回头,就看见一个男子背着光,身后的千盏灯火都倒映在了他眼中,璀璨夺目,她一时有些恍惚。
“林兄,又见面了,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萧长捷一看,回过神来,原来是景和那个倒霉催的!
萧长捷也装作惊喜地说:“景兄!好久不见,上次一别再未得见,小弟真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