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甚至连政见都不同,这让嬴政很是苦恼。 菟裘鸠听后大着胆子安慰嬴政说道:“大王不必心焦,扶苏公子心善而不软弱,刚毅勇武,多少是像您的,只是他有时候想得简单了一些。” 其实按照后世分析,如果秦二世是扶苏的话,说不定还能延续一下秦国。 至少他的手段没有那么暴烈严苛,一个温柔的君主是当时的大秦所需要的。 或许嬴政自己都这么觉得,是以哪怕长子与自己政见不同,但秦始皇临终的时候还是念叨着要让扶苏去为自己治丧,这让后世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从那个被记载为酷烈的皇帝身上多少看到了一星半点的温情。 嬴政听后随口说道:“他身为大秦公子又怎么可以想得简单?” 菟裘鸠刚要张嘴,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这是在跟秦王谈论扶苏公子的教育问题? 这不合适啊。 于是他果断闭上了嘴,不敢再说话。 嬴政没听到他的回答反而追问道:“怎么不说话?你觉得扶苏身上欠缺什么?” 菟裘鸠又一次惨遭点名,恨不得穿回去把自己嘴缝上。 该,让你废话! 他小心看了一眼嬴政小声说道:“扶苏公子如何全看您怎么教啊。” 扶苏公子没经过见过那些难道是他的错吗?子不教父之过啊,然而这句话不能说,真的说出口他说不定也真的会被嬴政丢出去。 嬴政对他倒是很宽容,看在菟裘鸠跟王的思想高度一致的份儿上,他含笑问道:“那你觉得寡人该如何教导?” 嬴政无论在政治还是在军事上都有着过人的天赋,但在当父亲这件事情上却也有着自己的苦恼。 他太忙并没有很多时间去教导孩子,经常会将孩子交给信任的臣子。 结果教出来的孩子什么脾性都有,唯独没有几个像他的。 华璋倒是有那么一点像,但他如今的身份是阻碍。 菟裘鸠说道:“其实大王作为父亲,能做的已经都做了,扶苏公子既然年纪渐长,就该让现实去教他,让他去真正的基层体会了解,慢慢他就知道这片土地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有好人也有坏人,制定国策之时就不能把所有人都想得那么美好。” 扶苏公子是不接地气的,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让扶苏去了军中。 让菟裘鸠看这样的行为也对也不对,在军中扶苏公子的身份让他并不能体验到跟普通平民打交道有多难。 更何况蒙家军是出了名的骁勇善战,这样的士兵必然是听指挥的。 或许秦始皇觉得他太文弱,想让他塑造出一颗钢铁心。 但菟裘鸠觉得还不如把他丢出去亲自管理一方百姓,或许比战争更能让扶苏的心坚硬起来。 到时候或许他看黔首就不是一群可怜人,而是一群刁民。 更何况基层官员面临的还不仅仅是刁民问题,还有盘根错节的当地势力,以及官员之间的来往,注意底下人是否欺上瞒下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都够他喝一壶的,简单来说就是让扶苏公子接受社会毒打。 嬴政听后若有所思说道:“你是说让他去当临民官?” 菟裘鸠连忙说道:“也不是一上来就这样,可以让扶苏公子跟政绩不菲又正直的官员学习,等他学习差不多再让他去当临民官。” 至于扶苏公子会不会仗着身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