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一寸山河> 217章 密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7章 密谋(2 / 3)

尾支援过来。今晚统计战损之后,王双龙这个主力连长,手头已经只剩了五十几个战士。  而据6连长在撤入关门山后的途中了解,他的连之所以要在村子西面漫长的防线上死死顶了那么久,就是因为教导员坚持要运走大批的物资和辎重!这让他暗中对教导员的决策能力产生了极大怀疑。  魏鑫也下了决心,他另有一番理由:在还无法确认土匪会加害自己的战友伤员之前,贸然发兵黑石崖去要人,也多少显得不合情理。  “我们要不要、暗中报告一下副营长?看看他有什么见解?”鲁大江仍忧心忡忡,他不大相信凭他们三个连长就能让已经失态了的教导员回心转意。对吴子健,鲁大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还在江西苏区的红军时期,他就亲自参与了由吴子健指挥的诸多战斗。更何况,上次8连与黑石崖匪帮交火后,副营长出于体恤8连装备最落伍的实情,将5连的一挺捷克式轻机关枪当场调拨给了8连;这让包括鲁大江在内的全体8连人感激至今。  王双龙的眼珠随即转了起来,他在想,这或许不失为是一步好棋。魏鑫也慢慢地点着头,虽然没有说话,但显然有赞同之意。  在王双龙本人,心底最拥戴的其实是营长冯长治,尽管营长在作战指挥上似乎要逊副营长一头,但他讲究一碗水端平。反观吴子健,由于出身于5连,是5连的老连长,因此难免对5连青眼有加,在武器分配、战斗部署等方面,一向更看重5连;这当然要让战斗力与5连近乎比肩的6连感到不公平。然而,如今营长已经牺牲了,在副营长与教导员之间,6连长王双龙还是感觉吴子健对军事行动的把握更有分寸。  比如教导员今天早些时候匆匆做出的明天发兵黑石崖的决定,换成副营长吴子健,恐怕就不会这么蛮干;即便他也选择动武,却至少要召集一次军事会议,针对黑石崖来一个沙盘推演,待部署周密后,才会下令出兵。  “你打算怎么做?”王双龙索性问提出动议的8连长:“瞒着教导员去给河口村报信?”  魏鑫插话在先:“当然得瞒着,否则教导员怎么可能同意把人派到河口村去?”  鲁大江则压低了嗓音,对两个人讲起了8连指导员此前奉教导员之令前往河口村送信的详情。8连长认为,吴子健副营长从前在军事主张上就屡屡与教导员意见相左,如今营长牺牲了,从理论上讲,徐旅二营的军事指挥权目前应落在副营长的身上。或许,吴副营长本人也正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根本就对教导员要求他带5连回撤的命令无动于衷,而让8连指导员给刘恕带回了一颗软钉子。  “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几个怕是要夹在副营长和教导员中间,左右为难了!”王双龙毫不掩饰自己的倾向:“要我说,不如我们直接请求吴副营长本人马上赶回红星峡来主持军事,否则,一旦教导员对我们几个下达了军令,难道我们还能抗令不遵?”  “抗令不遵”四个字,重重地砸在了另外两个连长的心头,让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还在红军被迫从苏区撤退出来的长征途中,曾经兴起了几次军内部的大肃反和大清洗。当时,许多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就是在接到审查其人的命令时,试图以军务紧急等理由加以拒绝,结果,被扣上抗令不遵的帽子,甚至还未开始审查,就被审查人员直接逮捕枪决了。对此,参加了长征的王双龙和鲁大江记忆犹新、心有余悸;魏鑫虽然是陕北红军,却也颇有耳闻。  “好,大龙,就依你的主意!”魏鑫对6连长说道:“我们派人连夜出发去河口村,向副营长讲明利害,要他赶紧回来——河口村那边,暂时有李天林指挥足够了——明天我们几个,早晨起来就分头开始整理自己的部队,尽量磨蹭拖时间,不给教导员过早集合队伍的机会。”  “我们……派谁的人去河口村?”  鲁大江有些尴尬地问。毕竟,这种瞒着教导员去向副营长通报的行为,看上去有些“政变”的意味。  三个连长一时都沉默了——如果顺利还好说,一旦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