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曹娘子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出来,显见得一晚没睡好。 原本约定好返程的日子就是今天,且有柳家在前, 早走早好,故而行程还是得继续。 “你们先回去,我留下来看看形势, 若柳家人再来,我会打发了, 可以的话, 一个月后我抽空回去一趟。”陈问舟说着, 边看她们收拾最后的行李。 “你要回去?”曹娘子惊讶,“那京都这边?” “只能先放放了。”轻重缓急他还是分得清的, 昨晚两人商量的事, 他得好好考虑一段时间, 想必到时候能给出一个答案。 曹娘子不再多言, 约莫卯正(早上六点),马车按时出发。 这一趟着实称得上轻车简行, 既无大件的行李、亦无太多的人马, 只是顾虑路上安全,多安排了些护卫。 从京都径直到青州府的路程不算太遥远,阮柔来时七弯八绕,几乎在路途经过的所有府城中停留了一段时间,回去则要简单得多, 一路走官道举行。 如此二十天过去,一行总算回到了府城。 看过了华美壮观的京都,青州府的城门似乎都矮了一截,可归家的众人还是很高兴, 尤其阮柔,跳下马车时恨不得飞奔回家。 早前已经寄过信回来,可路上行程不定,此时阮家只阮母在家,母女相见自又是一番依依不舍。 阮母其实很想说女儿又瘦了,可瞧其面色红润的脸蛋,愣是说不出来,最后只道一句“辛苦了”,又忙遣下人去喊父子俩回来。 如今小石头彻底不去学堂了,而是跟在阮父身后,大概学些手艺,再跟着学学生意上的事,等日后阮父退下来,好歹算一门营生。 一家四口历经大半年后终于团聚,彼此都挺高兴。 小石头对京都尤其感兴趣,问东问西,就差亲自去看一看,被阮母横了一眼才消停。 饭桌上,阮母慎而重之递过来一个小荷包,阮柔打开一看,竟是两锭银子,不由愣住,“娘,这是做什么?” “先前你爹开铺子,不是找你借了钱,正好今年赚了点,干脆早点还你。” 阮柔忽然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当时阮父阮母坚持,她压根没想着把这钱要回来,时日一久就忘了,没想到他们一直记得。 “娘,不用,这钱就当孝顺你们,我真的不缺钱。” 阮母乐呵呵,“我和你爹不缺钱,哪有一直占你便宜的。” 阮父亦道:“你就收下吧,铺子如今生意还算不错,够花用了,而且将来要留给你弟弟,总不能叫你出钱。再说了,家里吃的喝的都是你庄子上产的,你做的够多了。” 不知为何,阮柔有些微微的伤感,她真心把这对父母当做爹娘,阮父阮母对她十分疼爱,可就是有一层隔膜,怎么都打不破,她自己赚的钱,自己想要孝敬爹娘,怎么就偏偏不能接受,反要担心外人闲话呢。 “好,那你们缺什么一定要跟我说。” “嗯。”阮母给她盛了一碗汤,“累了吧,多喝点鸡汤补补。” 鸡汤味道浓郁,是两三年的小母鸡,最为滋补,阮柔足足喝了两碗。 饭毕,阮柔继续给家里人将说着京都的事,待讲到她在公主府得了第一,还得了长公主召见,立即一片惊呼。 “姐,长公主是不是特别特别威严啊。” “那是自然,通身的皇家气度。” “哇。”小石头充满了向往,随即道:“姐,你可真厉害啊,我以后能跟你一样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