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够带两床,还有衣服衣柜里还剩了几件旧的,吃的很多都带不了,我也就装了几条腊肉、煮鸡蛋,干粮......” 一连串话语砸得阮柔头晕眼花,渐渐的,脸上挂满了绝望。 “妈,要不你们跟我一起去吧,还可以看看京城。” “我和你爸就算了,还是让大力跟着你去,一路可不安全,没个男人跟着,我可不放心。” 阮柔见状,眼珠子滴溜溜转得飞快,飞快上前,跟阮母贴在一块儿死命撒娇,“爸妈,你们就跟我去嘛,我第一次出远门,没有你和爸爸看着,只有我和哥,你们能放心吗?” “有什么不放心的,你俩都是大人了,一路坐火车又不用转车。”阮母丝毫不为所动。 奈何阮柔一个劲缠着,说些一家人齐齐去京城的美好画面,又提到京城的万里长城、故宫和□□广场,将无比崇拜伟人的阮母说得略为心动。 “我再想想,再说还得看你爸时间呢,村里这摊子事可离不得他。” “嗯,爸那边我去搞定。”阮柔信心满满。 初九,年关的氛围渐渐散了,而远行的知青终于全部归来。 知青点的十几个知青,一共只有三人收到录取通知书,也就是说,只有这三人能凭借上大学回城,其他人还得回来继续干农活。 上一次,阮父给三个考中的知青发电报,不过三人都说亲自回来一趟,顺带收拾行李,阮父也就省了寄快递。 考中的知青自然十分欣喜,没考中的也在各自想着办法,听阮父说,已经有两名知青预备回去转岗,这一次也是回来收拾行李的。 初十,知青点饯别宴,他们还特意请了阮柔和梁书生两人,阮柔猜测,是因为他们的大学生身份足以让知青们看得上眼。 不过知青们也有京城的,阮柔提着一条腊肉欣然上门,不算白吃。 饭桌上,秋雯气愤不已地再次讲述自己通知书被掉包的经过。 经过连续几天的调查,在警察帮助下,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你们知道通知书是被卖给谁了吗,是市场部一位主人的儿子,我们找上门的时候,人家正开开心心收拾行李准备去上大学呢,我呸。”或许是实在气急,一向十分文明的秋雯都忍不住啐了一口。 其他知青一边安慰一边跟着骂,尤其没考上的几位,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通知书也被掉包了,并暗暗决定,要去县教育局查个究竟。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在秋雯去报警后,通知书被教育局的干事偷卖的消息到底传了出去,且有越传越广的趋势。 不说更远的地方,起码十里八村参加高考没收到通知书的人成群结队去教育局查成绩,愣是在新年期间把教育局闹的比先前上班还要累。 但也没办法,谁叫他们理亏,教育局的人偷了学生通知书去卖钱,态度再不好点,教育局长也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饯别宴过后,阮柔与其中几位知青交换了联系方式和地址,约定好以后常联系,便各自散去。 正月十一,阮柔到底磨得阮父阮母心动,答应跟着一起去京城,为此,阮母心疼之下哀怨地盯了她好几日。 阮母将家里的鸡和猪委托给邻居照顾,阮父更是叮嘱村里的队长和记分员好好安排,好在如今地里的活不多,还没到春耕,否则阮父再如何都不敢远行。 这一日清晨,阮家人大小包裹收拾了一堆,阮父和阮大力一人提了两只大的,阮柔和阮母则各提了两个小包裹,上了牛车,又转汽车去省城,终于在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