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从的催促,要是再不走,就赶不及天黑前到家了。 无奈,仓促从荷包中取出没多少的小银锭,一股脑塞了过去,小声叮嘱,“你在外祖家好好听话,这些银子收好,遇事就用,不要省着。”说完便匆匆离开。 送走阮元娘等一众阮家人,阮柔在秦家诸人奇怪的视线中,跟着秦外祖母回了她所居住的院子。 “说说吧,有什么计划?”秦老夫人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提问来的过快且毫无征兆。 阮柔却早已有了打算,“我想开一家胭脂铺子,自己调制一些胭脂。” “哦,你有胭脂方子?镇上可有两家胭脂铺了?” “有几个方子效果还不错。”阮柔抿嘴假装紧张,实则也在避免过多提及所谓方子,毕竟涉及生意。 “行吧,那就放手去做,身上可有银子?” “有的。”阮柔想到自己带来的百两银,没想到还真能用上,且方才阮元娘又给了部分,估摸也有十几二十两,足够了。 闻言,秦老夫人挥了挥手,示意人下去,阮柔便依言行礼离开了。 等人走后,秦老夫人身边的老嬷嬷才问,“老夫人,您很看好二表小姐吗?” “她的眼神比我当初还要坚定。”秦老夫人只回了这么一句,再没有多说。 而阮柔回屋后,却是立即忙碌起来。既然准备开胭脂铺,那很多工作就要立即行动起来。 胭脂铺,最重要的就是胭脂要好,阮柔手头有不少效果很好的胭脂方子,其中并不都是现在的她有能力制作的,从中挑选了几样简单易做的抄写下来。 方子有了,接下来就是自己可以用起来的人。 她作为阮家的小姐,虽然秦外祖母会给自己行一点方便,但随意出门还是不可能,那便需要有一个人代替她出门。 这个人的选择很重要,既要充分执行她的要求,又要有与人周旋交际的能力,最关键的还得忠心,不能两头欺瞒。 将原主身边的下人一个个打量过去,她只得无奈放弃,实在是仆随其主,不堪大用。 如此,阮柔只得考虑从秦外祖母处借人,既然想看戏,总得付点赏钱。 秦外祖母倒也不小气,任她从自己的院子里挑选,最后挑了一位二十六七左右的妇人,另有一个三十出头的的小管事。 妇人是秦家的仆妇,原姓田,不过嫁的夫家姓黄,人便称一声黄娘子,一般在灶下忙活,而小管事姓方,是府里方大管事的儿子,如今替秦老夫人管着后院的花果树林的,算是有点小权利的清闲岗位。 “外祖母,就他们俩了吧。” “嗯,自己挑的可不许反悔。”秦外祖母说着,又转向另两人,“既然表小姐选中了你们,就是你们的能耐,后面跟着她好好干,若是能干出一番事业来,自然少不了你们的前程,若她没本事,你们再回来就是,还是这位子。”说这话是为了安他们的心。 果不其然,原本面上忐忑的两人,闻言顿时放怀,恭恭敬敬对着阮柔称,“谨遵小姐吩咐。”表小姐变小姐,去掉一个字,意义完全不同。 第二关解决,有了人,接下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阮柔也不遮遮掩掩,吩咐小方管事去外面寻摸位置合适的铺面及至工坊,而黄娘子这边,则负责收集胭脂制作需要的材料。 一时间门,两人顿时忙活开了,连带阮柔住的小院成日里人来人往,吸引了秦家不少的视线。 而阮家,得知只有一个女儿回来,再看到秦老夫人的来信,阮母的脸色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