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位置,于文化的复兴之上,有一定的成就。 其后因为暴病而亡,时年不过十岁。 吴景帝孙休之后,本来因为当时的太子太过年幼,以至于没能登基,而是被自己的堂兄给篡了帝位。 当然了,其中权臣张布和濮阳兴可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着从龙之功的两人,上位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直接被自己亲自拥立的帝王给处死了,只能说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吴国的最后一位帝王,吴末帝孙锆,耗尽了吴国最后一口气的君王。 他在位初期,的确是做过一段时间门的明君的,但是这个时间门并不久,觉得自己治国有成得孙锆,开始了自己残暴昏庸的一生。 以至于他的名声远播西晋,被当时的西晋皇帝心生惊惧之下,派兵给攻灭了,随后孙锆投降于西晋,被封为归命侯。 至此,延续了五十二年的孙吴就此覆灭!】① 【孙吴的历史讲完了,大家有没有要问的?没有咱们就接着来讲吴国的文臣武将。】 【吴大帝孙权:我立幼子当真错了?】 【始皇嬴政:立幼子本身并无错,只不过要看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立的幼子。 吴国当时的情况内忧外患,根本就不适合立幼子,你又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汉武帝刘彻:如果有足够多的支持着,立幼子也没什么大问题。 就如历史上朕也立了幼子,但这个辅佐之人就必须慎之又慎,毕竟要防止重臣夺权。 其实哪怕夺权也不是最坏的结果,就好比朕立的霍光,人家虽说也是权倾朝野,但他却政治清明,且对大汉忠心耿耿,这种情况下,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能为朝廷带来好的发展,权臣什么的,其实也可以忍受的。】 【康熙玄烨:朕自己也是八岁登基,不也同样清除了权臣,执掌了大权。 这其实很大部分看自己的个人能力如何,哪怕是幼主,同样也可以有不同的结局。】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有着隐隐的傲气。 能靠自己将大清推向盛世,康熙非常肯定自己作为皇帝的能力。 【汉高祖刘邦:没有好的文臣武将,有能力的皇后也行啊,虽说可能会有风险,但总比不相干的权臣掌握了权力好。】 【魏文帝曹丕:这选继承人的眼光,还不如蜀汉的刘备呢。】 【汉昭烈帝刘备:……阿斗并不差! 且我还有卧龙!还有他的《出师表》!】 孙权看着上面的发言,心里突然觉得有些复杂。 他没有诸葛亮,也没有《出师表》,但是他可以现在努努力,说不定以后也能借借诸葛亮,让他给吴国也写一篇《出师表》。 【吴大帝孙权:刘皇叔,我想……】 【汉昭烈帝刘备:不!你想都不要想!】 跟孙权打了多年交道的刘备,在孙权一开口的时候,刘已经猜到了他后面要说的话,并且飞快的打断了他将要出口的话! 别想打他丞相的注意!! 他是不会给他机会的! 【吴大帝孙权:我还没说完。】 【汉昭烈帝刘备:诸葛亮不借!《出师表》自己找人写!】 赵清清看着两人的对话,突然觉得历史上睿智和善的刘备,这会儿也许正警惕的盯着孙权抢人。 将之目光放的长远一些,说不定他们还能发展出其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