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有好有坏。 好消息是,五千的数字不断往下递减,随着残兵游勇的溃逃,原本负责后勤的兵部佐官收拢人手,陆续找回千人。 随着他们的叙述,灾难的拼图被逐渐凑出全貌。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之前捷报,韦自行势如破竹,收服了失陷的安顺州——此地与贵阳府接壤,算是叛军最远的占地,随后,附近的普定等地也陆续回到大夏手中。 但随着叛军兵力的收缩,局势逐渐僵持。 大夏的军队艰难占据了永宁县,却被堵得无法前进半步。 这显然触怒了韦自行。 他开局得胜,若能再收复普安,擒杀白山、黑水两部首领,少说也能给自己换一个指挥使。 十天前,他侦察了周边的地形,决定大胆出兵,进一步压逼叛军部队。 这非常危险,因为永宁州的地势十分复杂,苗寨也极多,原先设立的千户所早就废弛大半,硕果仅存的也被叛军剿杀殆尽。 可要说韦自行行事莽撞,那也不尽然。 在大夏收服安顺、永宁之际,其他的苗寨保持了对朝廷的敬畏。 他们不像黎哥等苗寨,趁机举事,没有造反,也没有派兵,谨慎地观察双方的交战。而随着大夏节节胜利,收服失地,众土司也对大夏表示了亲近和臣服。 韦自行认为,敌人想不到他敢出兵,且敌方连失数地,己方却士气高涨,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 他兵分三路,自己率领五千人马,直取要害,冯四率领三千人,从北路压逼,不断骚扰,给予敌人压力。 佐官率领剩下的两千,作为支应和后援。 老实说,很难评判韦自行的打法是对是错,他打得并不冒进,考虑到贵州独特的地形,一路兵马有五千人已经不少了,算得上是以多打少。 然而,打仗总是需要一点运气的。 他的运气就很不好。 因为连日下雨,道路不通,他的前进计划遭到了阻碍。 可兵已经调了,粮食也准备好了,冯四也带着自己的偏路人马出发了。韦自行不能这时叫停。 他做了一件很多将领都会做的事。 征调民夫,清理山路。 民夫从何而来?以前是谢玄英在后方调动,可军情紧急,机不可失,被叛军察觉到动静,计策就失灵了。 他只能就近寻人。 于是,徭役摊派在了附近的苗寨头上。 他理所当然地命令当地土司,派人协助清理道路。 这土司见他兵马众多,不敢不应,赶忙调派起了下属的苗民开路,背石头、挖泥巴、清树丛,活儿不仅艰苦,而且还很危险。 更倒霉的是,这个被挑中的土司是个相当差的首领。 奢华无度,样样朝汉人贵族看齐(比如定西伯);横行霸道,经常无故打杀辖内的百姓;抢夺田产,逼得不少苗户破产失地,远走他乡。 这么一位恶霸,对大夏唯唯诺诺,对自己人却剥削无度,自然引发了众怒。 他应韦自行的要求,派人清理道路,已经让很多人愤怒不已,偏偏下雨导致山石滚落,一口气死了十几个人。 寨民的怒火顿时被点燃,加上叛军一直派人游说,终于点爆了此地。 土司被杀了。 动手的人是原土司的侄子,是本地颇有名气的勇士,曾连续三年获得上刀梯比试的头名,各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