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地没接话。 她只是提醒太后:“娘娘,再怎么说,那也是陛下的亲子……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丰王得利。” 春姑姑很了解太后,陛下无子,娘娘必定是赞同齐王兄终弟及的,但如果皇帝有亲儿子,娘娘就可有可无了。 反正不要是丰郡王就好。 这话中肯,太后只要对比下丰郡王,就觉得这孙子也可以。 她生出几分祖母心肠,关心道:“孩子可还康健?奶娘可有了?谁在照看?” “听说是个健康的孩子。”春姑姑小心翼翼,“宫中忙乱,如今是宁远夫人在照看孩子。” 太后的眉头立马皱得死紧。 所有女眷中,她最讨厌的就是程丹若,诚然,她从未对自己无礼不敬,但尹家却是因她而败落! 她疼爱的侄儿因为她,变成了口不能言的废物,她为兄弟求来的爵位,还没捂热就烟消云散。 尹太后厌恶她,始终相信她是个心机深沉不守妇道的女人。 听闻唯一的孙儿由她照顾,当即便道:“这可不成,万一她和慈庆宫有首尾,暗害了皇嗣,可如何是好?” 春姑姑是封地来的,和程丹若素无往来,听主人这么说,自然也觉得她是个奸诈小人:“娘娘若是担忧,不如下令让贵妃抱养。” 贵妃无子,且是陛下身边的老人,总归可信些。 然而,尹太后对贵妃的印象也一般,主要是她进宫多年,也没诞下一儿半女。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子妾室有所不满也是理所应当的。 “贵妃固然老成,可既无生育,又病着。”尹太后可没忘记前两天的表演,头疼地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你说,我把孩子抱过来如何?” 春姑姑思忖道:“依奴婢之见,这是最稳妥的。” 她飞快睃了眼周围,确定无人窃听,方压低声音道:“外有齐王,内有皇嗣,娘娘就不必再担心慈庆宫了。” 尹太后对政治涉猎不多,可皇帝久无子嗣,大家难免说起故事。 哪朝皇帝无子,抱了养子又反悔,最终还是花落别家,哪代的太后扶持幼孙,临朝摄政……听得多了,模模糊糊就有点概念。 她这太后要坐稳宝座,就得是亲儿子或是亲孙子上位。 齐王能不能成,尹太后也没把握,但假如她还有个孙子,就是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区别。 “你说得在理。”尹太后抛开方才对皇嗣的忌讳,点头道,“明儿一早,你就去把孩子抱过来吧。” 顿了顿,又道,“毕竟是皇帝的血脉,哀家要替他护着。” “娘娘慈母之心。”春姑姑真心诚意地恭维,是发自内心地认为,清宁宫就是现在最安全稳妥的地方。 贵妃和宁远夫人都是外人,哪有祖母来得可靠呢? - 尹太后一夜辗转,程丹若干脆就未曾阖眼。 中途把昏睡的田贵人叫醒,为她清理胸部,给孩子喂奶。开奶的痛苦不轻,孩子吃不上饭,哇哇大哭,田贵人痛得惨叫不止,折腾得所有人都没法休息。 等到好不容易出了奶,孩子喝了两口睡了,东方已大亮。 余震暂时没有再来,程丹若安排田贵人回产房休养,同时在庭院搭建帷幄,如有震颤,立马撤到院子里。 婴儿房自然也在产房,收掉了所有的瓶瓶罐罐和不必要的家具,朴素得过分。 但大家都没意见。 眼下,没有比皇子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