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树上下来后,库洛洛问:“会放吗?”
“不知道。”
“那就试试看。”
库洛洛把连在一起的风筝拆了一个,接上线,递给那女孩。
那女孩接过风筝看了起来,也不举高,也不跑。
库洛洛在一旁看着。
过了一会儿,女孩走了几步,又移了移方向。她把风筝拿在右手上,放在与视线齐平的位置,风筝的尾巴不停向后飘。
女孩轻轻放开手,风筝向后飘去。在风筝位置下降的时候,女孩手腕抖了几下,风筝位置升高,她顺势着放出几大圈线,风筝离女孩的距离远了一截。风筝位置又降低,女孩就重复刚才的动作。如此重复几次,那风筝就很快就飞了起来。
库洛洛在教学视频中,看过这种放飞风筝的技巧示范,放风筝的人原地不动,就能把这类风筝放上去。相比之下,他更喜欢用跑动的方式将风筝带飞起来。
风筝飞得很快,库洛洛接上去的线很快就用完了。库洛洛又给她接上了串式风筝用的那个线轴,他想看看那女孩到底能放多高。
风筝的飞行高度测量起来比较困难,除了借助科技手段,一般放风筝的人会用风筝线来估算大概高度。风筝的飞行高度是风筝线长度的六到八成,一千米的风筝线,一般能让风筝升高六百米至八百米。库洛洛就是用风筝线,来估算自己放飞的风筝高度的。那女孩应该能凭听觉估算风筝飞行的高度。
风筝飞了一段时间,就变得很小了。库洛洛用肉眼望过去,仅能捕捉一个很小的黑点。放到一定高度后,女孩就不再放线了。
高度越高,风筝线越长,产生的拉伸力越大,风筝线的抗拉强度是有限的。之前就是因为风筝线的抗拉强度不够,库洛洛放的风筝才断了。
再继续放下去,这只风筝也会断。
“多高了?”
“一千三。”
比库洛洛之前放的高一点。
库洛洛拿的串式风筝,是多个独立风筝串联起来的。串式风筝的长度都很长,有的串式风筝全部展开,有五六百米长。最长的串式风筝可以达到六七千米的长度。串式风筝产生的向上拉力非常大,有的能产生几吨的拉力,那拉力足够载着人到空中去。
串式风筝能飞行到三四千米的高度,库洛洛的技巧熟练度不太够,他拿的风筝线抗拉强度也不足,所以没能放到那种高度。
于是库洛洛又去了趟超市,一次性拿来了很多东西,各种风筝线和线轴,望远镜,还有手套。手套是顺便拿给那女孩的,他用不着。拉直的风筝线容易割手,大拉力下的风筝线更锋利。要是伤到了那女孩,他就找不到人来放风筝了。
库洛洛回来的时候,天上的风筝已经看不见了,他问了下。
“飞走了。”
线又断了,果然之前的线太细了,库洛洛想。
风筝线不合适,风筝放起来就不那么顺利。太细容易断,太粗的话,风力不足就会下垂。库洛洛重新挑了一种大力马线,给串式风筝接上。他又在这串风筝后面接上了四串同样的风筝。
他接线的时候,女孩在一旁看着。
“这种风筝会放吗?”
“不知道。”
“再试试?”
女孩点头。
这次,女孩用的还是原地放飞法,她顺着风把最前面的一个风筝放上去,后面的风筝就接二连三跟着上去了。
十来分钟的时间,所有的风筝都飞到了天上,一字排开,很有点国文课本中“排成个一字”的味道。
库洛洛在后面拽着风筝的总线,他不想风筝又飘走,就在后面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