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往乌雅府瞧瞧胖儿子。 连着数日皆如此。 直到今上日夜号哭,水浆不入。皇太后心中担忧焦虑,遣人来请淑宁。 从正月里,太皇太后欲放儿媳出宫时,太后和淑慧太妃就持反对意见。如今方才月余,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就已大行。 巴雅拉氏闻听宣召,便双眉微蹙。试图以儿媳妇年轻未见过大世面,唯恐其在皇太后面前失礼为由陪同。 结果传讯太监只笑:“皇太后只传一等公阿灵阿福晋,老福晋还是莫难为奴才。” “可是……” 淑宁伸手拍了拍婆婆的手背:“额娘勿忧,太后娘娘最是和善,便儿媳略有疏阙,她老人家也不会与儿媳一般计较的。您且稍待,儿媳去去就来。” 说罢,淑宁便朝那小太监微微颔首,示意他前头带路。 “福晋请。” 小太监引着她,一路到了慈宁宫偏殿,淑宁曾小住过几日的地方。皇太后正一身素白,满目忧伤地站在那里。 淑宁红着眼睛行了礼:“臣妇乌雅氏见过太后娘娘,给太后娘娘请安。还请太后娘娘保重凤体,节哀顺变。” 一句话,便勾得太后眼泪刷地一下掉下来:“淑宁啊,这,这简直晴天霹雳啊!明明,明明她老人家都已经痊愈了,怎么突然又……” 唉! 长长一叹后,皇太后胡乱地抹了抹眼角:“瞧我,又只顾着哀思,险些忘了大事。皇上亦接受不了太皇太后突然离世,悲伤太过。几日里水米未进,以至于龙颜癯瘠,今日甚至还吐血晕迷。” 淑宁惊呼这如何使得?皇上一身,可关乎着天下社稷。 “谁说不是呢?”太后叹:“可哀家与太子、皇贵妃跟诸位皇子阿哥并朝廷重臣们轮番相劝亦未有果。哀家便想着让你再展厨艺,弄些个好克化的粥食汤水之类。哀家再与群臣们劝劝,让皇上好歹略尽些。” 啊这…… 淑宁沉默,有两句‘皇上水米不进,明显不是因为御膳房御厨们的厨艺不好啊!他是思念自家皇玛嬷,无心饮食啊,我的太后娘娘。’要对皇太后讲。 可很显然,太后娘娘心中有数,只想着死马当成活马医。 作为小小臣妇,淑宁还能怎么着? 只能恭谨听命,再度走进暌违已久的慈宁宫小厨房呗。 考虑着皇上重孝在身,用不得荤腥。她也没做什么复杂的,只用上好小米熬了些粥。 牛乳和面,加上适量霜糖。发酵好之后,薄薄的擀成面皮,中间卷些素油。再用刀细细切成条,手指翻飞间几度扭转,就成了太皇太后在时颇喜欢的牛奶花卷,再调两个清爽的小凉菜用来佐粥。 等牛奶花卷好了,小米也已经熬出了浓浓的米油。淑宁快手快脚地都装在食盒里,亲手提着拿给太后。 原想着如此便能功成身退,却不料直接被太后带着到了御前。 短短几日不见,康熙真憔悴了太多太多。 许是刚刚吐血昏迷的缘故,此刻脸白如纸,眼睛红肿。嗓子好像被锉刀寸寸锉过,粗嘎难听得不行。见太后亲至,赶紧起身行礼:“皇额娘来了,儿子见过皇额娘。” 太后再度泪目:“皇上,哀家知你心中哀痛,太皇太后骤然离世,在场众人谁不是五内俱焚?可太皇太后圣寿七十有七,皇上于膝下尽孝三十余载,早尽人孙之责。还是多顾惜自身吧,否则你这般毁损圣体,太皇太后在天有灵也难免不忍啊。” “听话,用点粥水吧。我特意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