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搀扶着她,“不过我瞅着大队长也不会同意,看看以前再看看现在,先不说以前的猪养得怎么样,当初为什么要将猪圈建在这边?还不是因为味道太难闻,这才一个多月的时间,猪圈收拾的比咱们院子都要干净,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大家都有眼睛能看到。” 她们其实也挺气。 容知青是谁? 没有她,大队里的人能吃上鱼? 焦知青又是谁? 她们这段时间没少吃他的花生瓜子。 罗根妈是被顶替了工作,但她伤势都好了那么久,一直没说要回猪圈干活,甚至有人主动提起问她时,她也是像会沾惹大麻烦似的连连摆手。 现在好了。 眼瞅着猪圈越来越好,因为田螺壳粉的缘故猪也长胖了。 还有多出来的六个工分,立马让她眼红,直接带着家人闹到大队长那去,说是要把养猪的活要回来。 真是够不要脸! 几个婆子凑在一块,你一句我一句,没少扒拉罗根妈家里的烂事。 说着说着,马婆婆见容知青一直都没搭话,便猜着她不是太爱听这些,便问道:“今天去朱婆子家吃饭了吧?别看她一副懒样,煎鱼的手艺还是蛮不错。” “也是容知青有能耐,咱们认识朱婆子这么多年,还真没几个人能吃到她做的煎鱼。”方大姐带着些遗憾,“一直听说她做的煎鱼特别好吃,我也就只是听听从来都没有尝过。” “你是嫁到咱们大队太晚了,要是早几年她闺女出嫁的时候不就露了一手?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她这话说的真不假,那味道真的绝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一提到她闺女,容晓晓就忍不住开口:“听说朱婆子的两个女儿嫁到镇上了?” “就知道她会跟你说这个,咱们大队谁没听她显摆过自己两个能干的女婿?” “是嫁到镇上去了,一个还在玩具厂当临时工,和大队长的小儿子还是同事呢。” 不单单容晓晓好奇,方大姐嫁过来没几年,也不太清楚这事的来由,“我老早就想问了,朱婆子的两个女儿怎么这么好命,都给嫁到镇上去了?” 对于农家人来说,男儿要是能去镇上工作、女儿要是能有个镇上的婆家,那都是好命。 正巧方大姐有个小妹刚刚成年,要是合适的话她也想将小妹送到镇上享福去。 “三闺女嫁给她初中同学,后来又把她男人的远房亲戚介绍给她姐姐,两人既是姐妹也成了远房妯娌。” 方大姐有些惊讶:“朱婆子的女儿还读过初中?” 她娘家的条件算是好的。 当年也不过将她送去读了两年小学认认字就接回来了。 “别的不说,单单就这一点我还是挺佩服朱婆子。”马婆婆有些感慨,“咱们大队把孩子送去读书的人家不多,更别说是女孩了,除了朱婆子家的两个闺女之外,也没几家愿意把自家闺女送去念书。” “嗐,别把她想得太好。”有个婆子撇撇嘴,“她做那么多还不是想着让自家闺女嫁的好一点,这才好从婆家扒拉东西回娘家,你看看这几年,她两个闺女时不时就拎着大包小包回娘家,不知道从女婿家拿了多少东西。” “不管拿了多少东西,她女婿家没意见就行。”马婆婆一副你们不懂的样子,“平日看朱婆子那是蠢的不行,连偷懒也不知道找个好借口,可在儿女的事上她那可是大智慧。” 刚才撇嘴的婆子轻哼一声,却没有出口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