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湖州词> 沂园:格物致知 正心诚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沂园:格物致知 正心诚意(2 / 4)

架藤萝,盘根错节,春天开花的时候如一条紫色丝线绣成的飞瀑。现下,花早已经开败了,一串串绿叶子也在西风中染上了锈色。

藤萝架后面还有一小架香葡萄,玲珑的藤蔓上长着几串青涩干瘪的小绿点。架子下面栽着几丛虞美人。

父亲曾经劝祖母种些香草或是蔷薇,这样便能够四季时时有鲜花可赏玩,有香气相萦绕。像是这些一时开花的草木,开的时候好看,开败了却令人怅然,居住在近旁的人难免为此伤春悲秋,损害身体。

祖母却说,圣人不滞于物,随它去吧。

转过两座架子,就能看见一块小小的红叶匾,上面写着:熏风。

这便是祖母的屋子了。

那时候,江南各处都喜欢兴建园林,园中各处亭台匾额小篆风行。那种文字如同一盘盘蚊香,又像是道士的画符,让本来通顺的意思无端生出佶屈聱牙之感。

又偏偏有好事的大人逼着小孩子去猜。若是蒙对了,则大加赞赏;若是说错了,又大摇其头,做出一副苦恼样子,发出噫—、或是啧——的长声。

祖母这个小小的匾额却是平常小楷写的,因而我们都认得。

若说这两个字什么意思,小璨自然早就“格”过了。

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我猜想,既然愠是不高兴的意思,祖母整日里看起来并没有不高兴的事情;那一定就是第二句的意思,要多多进财,毕竟我们是商贾人家,养蚕贩绸,多多益善。

到底是或不是,祖母却并不说。那也就罢了,我又不是小璨,非要寻根究底,再说,这座园子还叫沂园呢,谁也没见过有什么典故可以解释。

临近门前,我听见屋子里分外安静。祖母处有好些个十六七岁的婢女,平日里最爱说说笑笑,叽叽喳喳,十分热闹的,祖母一向是不加以管束的。现下,这般静悄悄地,一定是家里来了客人。

想到新学的书里说:迎接客人要衣冠整洁。于是,我便顿住了脚步,抬起手来摸了摸襟袖,掠了略鬓角。

再一回头,恰好望见小璨揉着皱巴巴的袖子。一定是她方才在荷塘边上自己揪的。我叹了口气,连忙去替她平整。却又想到端娘不许我无端叹气,一口气差点给噎住。

小璨却浑然不觉,一面朝前大步走,一面说:“阿姊你拉我做什么?”

待到门前,我却望见湘竹帘子底下露出一大片红色的衣襟,婢女们原来还都在屋里。既然这样,祖母屋子里的就不是外客,定是哪家的夫人。这般安静,那位夫人想必不是熟客,不常来。

云娇姐姐打起帘子,越过一众红衣婢女,我瞧见屋子里除了祖母和小叔叔,还有一个生人。

来客长着一张白皙的脸,一双乌黑的眼睛,和小叔叔差不多的年纪,长得却比女孩子还好看。他身上穿着一件淡青色的袍子,没什么光华,是细细的苎麻布,这在我们家很不常见。

“这是你们罗家哥哥,名字唤作颖棠。”祖母拉着那人的手说道。复又指了指我俩,“璀兮、璨兮,我的两个孙女。一个十二岁,一个九岁了。”

我和小璨行过了礼,看见她举动没有偏差,和端娘教的一样,我才松了一口气。一抬眼睛,小璨却已经向前踏出了一步,仰着面孔,好奇地打量着人家,丝毫没有遮掩。

这下,我窘迫的恨不得伸出手去扯她衣襟,也万幸她没有朝着人家做鬼脸。

“小璨,做什么呢?”祖母问道。

“我在想,藕粉是什么做的?罗家哥哥你知不知道?”

那客人先是愣了一下,复又说道:“略知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