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坪村。 孙氏正在后院搓汤圆呢,灶房里的小桌上放着一大一小两口盆,大的那只盆里装的是面团,小的那口盆里装的是馅料。 在边上还放着一面筛子,筛子上垫着一层白色的蒸笼纱布,孙氏把包好的汤圆整齐有序的摆在筛子里。 “呀,我滴个乖乖,三嫂你今年大手笔呀,竟然包这么大个头的汤圆,这一口都包不下啊!“ 刘氏来到桌边,俯下身打量着筛子里的汤圆,每一颗都快赶上鸽子蛋了,比鸽子蛋还要圆润光滑,还要诱人。 孙氏干活说话两不误,“往年的汤圆都不够吃,今年我多包一些,一半水煮一半油炸,油炸的让大安和花儿他们带去京城。“ 还有一些顺便带给何家,反正明后两日就要动身去庆安郡了。 “三嫂,啥时候下锅啊?“刘氏迫不及待的问,料子这么足,卖相又这么好看,真想快些吃到嘴里。 孙氏哪里能不清楚刘氏的意思,笑了笑说:“再包五六个就下锅煮。“ “好嘞好嘞,我帮你一块儿包。“ 看到刘氏扯起袖子,孙氏原本没反对,多个人多份力量嘛。 突然想到杨若晴和小花之前反复叮嘱过的,但凡是家里吃食这块,千万千万不要让四婶插手。 万一真的推不掉四婶的殷勤,那也必须让她先洗手,还得用香胰子洗。 “不用了,你歇着吧。“孙氏说。 “哎呀,两个人更快一些嘛,咱也不是外人。“刘氏说。 孙氏于是停下手里的活计,“那先洗把手吧。“ “不用那么麻烦,我的手干净着呢。“ 刘氏说这句话的时候,俨然忘记了自己抓了一早上的瓜子嗑,还抠了两回鼻子,挠了一回后背…… “你的手上都黑了,不洗洗待会白汤圆变成黑汤圆,你还是洗洗吧,我给你打水去。“ 孙氏当真放下手里的活计去拿水盆了。 刘氏撇撇嘴,“这包几个汤圆咋还那么多讲究呢,真是麻烦。“ 热水很快就端来了,孙氏还准备了香胰子和帕子。 刘氏乖乖洗了手,妯娌两个站一块儿开始包汤圆,刘氏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来意。 “三嫂,我跟你说个事儿,保准吓你一跳。“ “哦?啥事儿啊?“ “那个姜先俊,说亲啦!“ 孙氏手里的动作顿住,扭头看着刘氏:“谁?姜先俊?哪个姜先俊?“ 刘氏乐了,“瞧这话问的,咱村还能有几个姜先俊,自然是当初跟咱绵绵退亲的那个姜先俊啊,那个泼妇的儿子!“ “说亲?你咋晓得的?“ “我刚亲眼瞅见了,项家庄一个叫小琴的姑娘,两人挽着手臂在那边田埂里走路呢,姜先俊还拎着好大一只篮子,看那样子八成是送那个小琴回项家庄,两人边走边说说笑笑,卿卿我我的,哎哟哟,看了我都恼火!“ 孙氏的手又缓缓开始包汤圆了,但显然心思已经不在手里的汤圆上了。 “这是啥时候的事儿啊?村里也没听到风声……“孙氏喃喃着说,心里却在担心这消息传到五房,且不说老五他们难看,绵绵那闺女心里八成不自在哦。 “三嫂,这事儿村里有人晓得啦,是咱住的离姜家远,加上咱也不跟姜家走动,这才蒙在鼓里。“ “不过,我从后面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