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艺诗词歌赋,得等他看熟了、看懂了基础的知识再去研磨。
总之,先抓好基础。
这一晃,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了,孙氏开始做饭了。
这里一日吃两顿饭,巳时一顿,申时一顿饭。
下午的饭依旧是粗面馒头和咸菜汤,比早上好一些的是多了一个菜,大白菜。早上吃的是咸菜,现在吃的是白菜。一家八口人,就这么一大碗白菜。
许故没说什么,默默吃着有些剌嗓子的粗面馒头,以及几乎看不到油水的炖白菜。吃了几口菜,许故又去吃萝卜咸菜了。
孙氏最疼爱的就是二儿子,自然是发现了这一点。她贴心地道:“儿啊,你咋不吃菜?你还得看书,费脑子,多吃点菜。”
“不用了娘,我吃咸菜就好。”炖白菜没什么味道,几乎没放油,倒还不如咸菜有滋味儿。
孙氏关心地问:“你是不是觉得不好吃?你先忍几日,等过几日咱家的粮食卖了,就去给你割点儿猪肉吃。”
“不……”许故本想说不必,再看虎子那激动的眼神,又改了口,“多谢娘。”
果然,虎子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来笑容。
许故瞥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吃饭了。
许故一向是个自律的人,计划已经做好,接下来就是实施了。吃过饭,他又去看书了。这一看便是一个时辰。
因为从小学习书法,练习毛笔字,繁体字他基本都学过的。所以里面的字他基本上都认识。可认识归认识,他却不太懂到底是何意。初看时,只觉得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
粗略地把文章看了三遍,许故没有去翻章句集释。他把书端了起来,开始小声读。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上学时,在学习文言文方面,很多老师都是让学生先预习,了解课文大意,然后一字一句给学生讲解。课文讲解完,再让学生背诵。
如今没有人帮助他,他只能靠自己。
一篇文章读了几遍之后,许故发现自己似乎读懂了一些。再读几遍,理解得又更深刻了一些。文章自然而然就背了下来,意思也理解了。
也正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等到天色暗下来时,许故已经背会了三页。即便没看注解,也渐渐理解了意思。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异常满足,他已经很久没体会过这种单纯的学习的快乐了。
点上灯,许故又继续看书了。
可,学习真的是一件消耗体力的事情,半个时辰过后,许故饿了。想到家里情况,许故默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后又投入到背诵中。
正背着呢,传来了敲门声。
“儿啊,是娘。”
许故连忙起身,去给孙氏开门了。
门一打开,孙氏就四下看了看,尤其是大儿子房间那边。见无人看向这边,她抬手捂住手中的碗,偷偷摸摸进来了。
对于孙氏的举动许故有些不解。
很快,孙氏便说明了来意,她把手中的碗递给了许故。
“我儿真用功,这么晚了还在看书。娘给你送吃的来了。”
许故垂眸看了一眼,竟然是鸡蛋水。
白日里吃饭时,他不仅没见着肉腥,鸡蛋也没瞧见。
孙氏见儿子没接,继续道:“快喝吧,娘专门给你冲的,凉了就腥了。”
许家穷得只能吃粗面馒头和咸菜汤,孙氏竟然还给儿子私下吃鸡蛋。这足以证明,孙氏是真的疼这个儿子。
虽然很饿,很想喝,许故还是拒绝了。
“娘,我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