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未免太多了吧!”上官婉儿掩唇轻笑,看着姜烟的眼神都难免带上一点慈爱。 只是姜烟才放下碗,觉得胃里暖融融的。 与唐朝人相处的时候,姜烟实在放松。他们不需要你去顾忌什么身份,或者相隔千年的时光。这些人比姜烟想象得还要适应这个时代。 甚至能够快速的适应现在的身份。 除了李隆基。 也难怪,自唐朝之后,这片中华大地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兼容并蓄的情况。 因为文化的不同,人的不同。 姜烟刚准备问上官婉儿要李白和杜甫的亲笔信,周奎急匆匆的走来,眼神复杂的看着姜烟:“你爸来了。” “我爸?他不是在西安吗?”姜烟觉得奇怪。 好端端的,她爸怎么会突然过来? 总不可能是因为上次的事情来解释的吧? 这个念头刚过,姜烟注意周奎脸上的表情不对,正色道:“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恩。”周奎点头,又看了眼武则天几人:“说不定还跟几位有关系。” 这下,姜烟就更想不通了。 她爸什么时候还跟武则天他们有关系了? 在周奎的安排下,姜烟跟姜父见面,武则天几人在隔壁,房间里安装了几个设备,让他们在隔壁也能清楚的听见和看见姜烟与姜父的一举一动。 姜父身上有些邋遢,手里还团着一件围裙,明显是在工作的时候匆匆赶来。 原本姜烟见到姜父的时候,下意识想到自己在西安和他的不欢而散。 只是看到姜父的脸色不对,那些不愉快的想法瞬间抛之脑后。 “是出什么事情了吗?”姜烟从未见过姜父露出这样慌张又无措的神态。 周奎坐在旁边,给姜父倒了一杯水:“那我就先出去了,您都能跟我透露一点,没道理瞒着姜烟。” 姜父接过茶杯道谢。 在周奎出去后,无意识的点着头,双手在桌上握拳又松开。 反复几次后,做足了准备才对姜烟说:“烟烟,你还记得你爷爷吗?” “记得啊。”姜烟觉得奇怪,好端端的怎么又问起了爷爷? “你爷爷叫姜傲霜。”姜父抿着唇,叹气道:“你知道你小叔为什么对爷爷态度那么差吗?” “因为他不孝顺。”姜烟对小叔没有半点好感,她恨不得以后跟小叔一家这辈子都不要有来往。 姜父苦笑,搓了搓脸,颇有些自暴自弃道:“其实我对你爷爷的态度也不怎么好。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曾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年少有为啊。五千年历史,他是信手拈来,各朝各代的文物古董鉴定,更是如数家珍。” “往上数几代,姜家也曾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你爷爷从小见的就是古书古画,小时候练字的毛笔那都是古董。后来出了些事情,家道中落。但是从小就见识不凡,在中国历史方面的造诣,是这个!” 姜父竖起大拇指:“就连我后来去学考古,也是因为你爷爷的关系。” 姜父说的这些,对姜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她根本没有办法将父亲口中的那个“姜傲霜”,与从小照顾她的爷爷联系在一起。 在姜烟的记忆里,姜爷爷是个历史爱好者,会给她讲古代的历史故事。 可国内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 姜烟总觉得姜父这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我考上大学那年,有人来找你爷爷鉴定一副古画,还要你爷爷写下了鉴定结果。那是一副佛像,被人重新装裱过。你爷爷的鉴定结果是,那是一副仿唐的近代作品。也因此,对方出示结果后,顺利将那幅画带去了国外。” 姜烟听到这里,心头猛地一紧,摇头道:“这个程序不对啊。就算你说爷爷是历史教授,他个人写的鉴定结果怎么可能决定一幅画是否出国?如果那是个人物品,也就不需要爷爷做鉴定。” 个人物品,那当然是由物品的主人来决定。 “问题在于,因为你爷爷的鉴定结果。画原本的主人低价卖出去了,再被旁人带出国了。”姜父皱眉,语气带着浓浓的怨气:“事后那幅画在国外展览,经过国外的专家和之后赶去的国内专家鉴定,那就是一副魏晋古画。” “最重要的是,那副佛像的作者是张僧繇。” 最后一句话,姜父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他到现在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