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姜烟就坐在原地。 接收到这个眼神,姜烟竟然还有点松了口气的感觉。 不是她不想去看看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是,这里是冯太后的幻境,姜烟刚才怎么也走不出去这座寝宫的大门。 “真话,还是假话?”姜烟说完都想抽自己一嘴巴。 这都什么时候,她居然还能问出这么低智商的问题。 这人可是在幻境里又经历了一次“谋杀”皇帝的行动。 “真话。我不爱听假话。”冯太后坐在椅子上,直勾勾的望着姜烟,期待她的回答。 姜烟咽了咽口水,清了几下嗓子,说:“可怕。您这个状态和行事风格,放在现代应该也有很多人会和我一样觉得害怕。” 她甚至都觉得冯太后随时能抽出一条手帕,手从袖子里伸出来的时候,上面沾满了血,她就坐在那里慢慢的擦着手上的血。 当然,这只是姜烟的幻想。 拓跋弘死后,拓跋宏如今才九岁,冯太后正式临朝,所有诏书和奏本都要由她决断。 不仅如此,冯太后报了当年男宠李奕的仇不说,还在朝堂将那些贪官污吏、拓跋弘的外祖父一族,以及那些曾经挑拨过他们母子关系的人都大手一挥,全都杀了个干净。 就在群臣震慑,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冯太后又对清廉的官员嘉奖。 甚至有一名效忠于献文帝,甚至要追随献文帝而去的官员大加赞赏。救下那名官员后,冯太后当众称赞对方的气节。 “宏儿,你看这匕首是不是要掉了?”冯太后示意年幼的孝文帝伸出手,将一把精致的匕首放在他的手指上。 匕首来回摆动,几次都要掉落。 孝文帝紧张得瞪大了眼睛,手轻轻控制着力度,不让匕首掉下去。 姜烟趴在桌子前面看,孝文帝看起来不像拓跋弘,反倒是很像拓跋濬。 尤其是抿着唇认真的看着匕首的样子,与当年在案后奋笔疾书的拓跋濬有至少七成的相似。 “群臣也是如此。你要学会平衡朝中的势力,任用你看重的人。那些人你也要仔细看清楚了,他们得有才华,不能光靠着裙带关系。朝中的事情,你也不能完全亲信。身为帝王,要有一颗清醒的头脑。” 冯太后的声音很轻,但每一个字都落在年幼的孝文帝耳朵里。 “大魏今后都要交到你的手上,你还有时间慢慢的学。汉人的东西很好,你看看他们的书,会懂得很多的道理。” “如今的百姓,宏儿觉得什么最苦?” 说完,冯太后把匕首拿下。 年幼的孝文帝抓了抓脖子,思索片刻后,说:“土地?” “不错!”冯太后颔首,从一旁的案几上拿出一封奏本:“这是要实施下去的均田制,你拿去看看,明日同我说有何感想。” “孙儿明白!”孝文帝双手接过,毕恭毕敬的退下。 孝文帝走后,冯太后有些疲惫的揉着额角,示意一旁的宫女去叫来李冲。 她又有了一批新的男宠。 空有容貌和体魄,却没有一个聪明的脑袋,这样的男人她是瞧不上的。 那些男人,私下是她的男宠,在朝堂上就是大魏的官员。 他们除了要在情绪上取悦她意外,在政治上更要支持她。 否则,她要这些人又有什么用呢? 不仅如此,冯太后还重用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