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洋手下, 高长恭虽然领了职位, 却依然没有受到重用。 天保十年,高洋驾崩。 但在他驾崩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将前朝元氏一族剩下的七百五十余人全都杀戮殆尽。 “我那时不在,却听闻漳河都被鲜血染红, 河面飘满了尸体。无人给元氏一族收尸, 尸体的腐臭铺天盖地,绵延十里都不曾淡去。”高长恭演武场射箭, 每说半句便射出一箭。 “尸体都顺着河水飘走之后,有人在漳河打渔。却在鱼腹中发现了人的指甲、头发、断指残躯。漳河附近无人再敢食鱼。” 说完, 姜烟看到高长恭射箭的动作停顿下来。 眼神挣扎的看向姜烟:“我自认是个良善之人,可面对元氏一族的死, 我没有说话。想来, 这便是默许。” 他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要为元氏做什么的想法。 在他的所有性格之前, 高家的利益和北齐的利益都占据在最前面。 姜烟走上前, 找了力最小的一把弓,站在高长恭的身边射出一箭。 当初霍去病在的时候, 还偶尔会带着姜烟去他工作的射箭俱乐部里玩。 不说百步穿杨,射中靶子总是没问题的。 的确,姜烟这一箭落在边缘位置,再远一点可能就要脱靶了。 不过, 姜烟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 她毕竟是个初学者。 “高长恭, 我与你算是……”姜烟斟酌了一下用词, 说:“算是朋友吧。说只是熟人的话, 好像太生疏了。” “没有私心的那是圣人。你作为北齐的高家人,与高家利益共享,共同进退。从你所处的位置看, 这并不算什么。” 很多事情并不是姜烟比这些古人都能看得透彻。 而是他们是当局者迷,姜烟是旁观者清。 更何况,很多事情姜烟还是以上帝视角去看。 “你不必记挂那么多事情。高洋杀了那么多人,固然有他的不对,但从当权者的角度看,他所作的这一切也不过是为了保证高家的皇位。” 于私德,姜烟当然会说高洋是个杀人狂。 但从高洋本身去看这件事情,他以汉光武帝刘秀为例,为得也是担心元氏一族会有什么人反了高家。 元氏一族虽然汉化,改了汉姓。 鲜卑人好战的基因却还蕴藏在他的骨子里。 高长恭没有回答姜烟,只默默的拉弓,一箭正中靶心。 高洋驾崩后,太子高殷继位。 高长恭也在这一年,被封为兰陵王! 高殷或许有雄心壮志,与母亲李祖娥一同试图反抗过叔叔与娄太皇太后的挟制。 但最终母子双双失败。 仅在位一年,就被亲叔叔高演夺去皇位,赶出皇宫后被杀。母亲李祖娥迁居昭信宫。 两人还在射箭,演武场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这个抢来的皇位,高演也只是当了两年的皇帝,便因为一次外出打猎而意外受伤,最终不治身亡。 高演在位两年,保留了高洋执政清明时期的部分举措,进行延伸。 如以法量刑、屯田解决了粮食问题以及暂缓北齐对外的征伐,对内治理。 “其实,高家不是没有不能当好皇帝这个职位的人。”姜烟放下弓,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听着高长恭慢慢诉说这些年北齐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