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不算一个好旅游地。
他们来的时候路过的大片草原在山脚,这里只有高山和尘土。他们走在路上,和行人格格不入,一眼就能看出是外地人。按照陈越北的计划,第一天是熟悉当地民情。
这里彝族居民比较多,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除了商贩基本会普通话,部分居民根本不能和他们交流。江玥只能用眼睛四处观察,观察四周普通人的生活。
布拖的夏天格外炎热,陈越北拿着一个小风扇一直对着江玥吹着。这风扇是为了这趟出行特地买的,风夹杂着水雾,丝丝冰凉,尽管在太阳的炙烤下,冰凉感已经完全消散。
一路上,江玥看见好几辆货车卖水果。车轮裹满泥巴,车身壁粘着泥巴,干涸的泥巴,贴着车身,完全干涸。货车卖两种水果,好的放在左边,成色极佳,时不时摊主还会撒一点水。坏的堆在右边的角落的纸板上,立了一块纸牌子写着价格,苍蝇时不时往上面扑。
路旁的中餐店,两个小孩身边放了一桶水,她们弯着腰正在洗头。洗发水一小瓶不知道是什么牌子,江玥看不太清,但不是她所知道的洗发水品牌。小朋友洗头,家长不在,就姐妹两人,互帮互助。
穷苦环境下的小孩,往往没那么多伤悲。洗头的两个小姑娘笑脸盈盈地在说话,五金店外面一群围着一盒土豆的小男孩也是。他们将土豆放在地上,三五成群的趴在地上分食,脏兮兮的脸上挂着辣椒粉和黑糊糊的污渍。
坐在公立医院外面的小男孩,江玥望着他头埋在自己的双臂里,呼吸平整,估计是在睡觉。他们已经完全习惯,江玥却并不好受。
“我去买瓶水。”陈越北和江玥嘴唇干涸,起了一层白皮,才走到一家超市门口。他把江玥放在门口,自己快步进去买水。
公路上,一个大妈推着垃圾车清扫着街道。江玥沉默地看着她怀里兜着一个小孩,背上背着一个小孩。两个小孩年岁不大,估摸着就一两岁,江玥不知道,靠这样的生计,如何一个人盘大两个小孩。
“哎。”身旁的女生叹了口气,一个字江玥就听出了她外地人的腔调。
“怎么了?”江玥投过去的眼神射在女生身上,她顿了顿,表情微微尴尬。
“你认识她吗?”江玥指了指那大姐,问女生。
“不认识,只是听说了一点。”女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知道是自己的叹气打扰到了对方,“那个阿姨老公天天喝酒,你路边要是遇到喝醉酒的男人,很可能就是她老公。”
“喝酒也不带小孩?”江玥瞧着大姐一言不发地扫地,时不时将捡到的矿泉水瓶子扔到挂在扶手的黑色塑料袋里。
“姐姐,你是外地来的吧。这边基本都这样,重男轻女的人一堆,家里有钱可能女孩还能走出这个山,没钱可能延续着祖辈的路,一辈子都在这里。”
女生递给江玥一张传单,这个传单是宣讲传单,虽然收效甚微,但她一直在坚持:“我叫祝婧,以前跟着老师来这边三下乡,现在是自己一个人宣讲,如果想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关注我们视号。”
“好的,谢谢,我们先走了。”陈越北老早就买完书,他站在远处一动不动,等两人交谈完毕才迎面走上来,递给江玥已经拧开过的水。
“怎么了?”一会不见,手里就多了张传单,陈越北看不见上面的字,但露出来黝黑皮肤的人,和本地人无二区别。
“没事,先去吃饭吧。”风俗民情,眼睛能看见的,江玥一路都在感受。她想吃个饭,回房间,先了解了解这边‘习以为常’的日常。
陈越北定了个农家乐饭馆,一进门,老板就在那儿招手。这边夏天游客少之又少,他们随随便便订餐,已经有老板亲自款待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