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谴责之意,因为他们觉得李清照没有守节,到了清朝,又大多将李清照“考证”为没有改嫁,想要为她树立起“忠贞”的形象。】 【而在近代时期,因为开始倡导男女平等观念,于是李清照的“改嫁”,竟又开始成了学术界的“共识”。】 【看看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的这些时代变化,是不是有种可笑的意味在其中?一个“改嫁”,竟如此多变,就因为这个词放置在了一个女子的身上,一个才女的身上,于是这到底是污点还是其他,竟能有如此多的争论和变化。】 【挺可笑,也挺可悲的。】 【是否改嫁又能如何,这并不妨碍李清照是独一无二的千古第一才女,也不妨碍她的作品千古流传,耀眼世间。】 秦王宫。 赢政就很不理解,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这件事,究竟有什么好变来变去,争论来争论去的?改嫁又如何,没改嫁又如何,非要下个定义出来? 非要给那李清照扣上一个是或否的帽子? 这究竟能有什么意义? 就算真的改嫁,是污了这才女 之名还是什么? 如果是单纯觉得事有争议,想要寻个真相出来,也无可厚非,但以这“改嫁”与否来定义其他,那就着实可笑了。 想到关于这件事,不同时期的说法竟还不同,嬴政实在也是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宋明时期,可当真是要有的变了。 【好了,关于李清照是否改嫁这件事,尚有争议,但我们最需要记住的是,关于李清照的才情,才是最无可争议和无可厚非的,在那样一个男权时代,能出现这样一位在文坛上有一定地位的女子,是历史之幸,也是我们之幸。】 【而讲完李清照这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接下来要讲的这最后一位,是宋词史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可以说是文人里最能打的,武将里最有才的词人,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 【不过提起辛弃疾“词中之龙”的美誉称呼,大概并不会让他有多少欣慰之感。】 【因为辛弃疾这一生的抱负,可并不是当一位出众的词人,而是其一生以恢复为志,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 【他是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也更是一位爱国的将领之才。】"爱国将领,将才?" 刘彻心想,那不就和那位唐朝的高适差不多? 一个会作诗的将领,一个会打仗的词人。 还都是处在风雨飘摇的时期,一个安史之乱,一个靖康之耻,啧啧,这唐宋在某些方面,倒是挺相对啊。 【辛弃疾出生在山东济南,而早在辛弃疾出生前,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爷爷辛赞在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后“累于族众”,无法南下,遂仕于金朝,当了一个小官,但辛赞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这可见辛弃疾的名字——辛弃疾,霍去病。】 【辛弃疾的名字就是他爷爷给取的,因为辛赞是霍去病的粉丝,而弃疾正好对应了去病,也是寄托了辛赞对于辛弃疾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骁勇善战,能够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故土,报国雪耻。】 【所以辛赞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与此同时,辛弃疾也“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而这一切也使得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 #34;嗯?"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