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放假一个半月,章青川没什么事儿做,这一个半月基本上就待在陈记。
来人的时候他帮忙接待,要化妆则喊陈杏元。其余的时间,章青川就跟着陈杏元,给她打打下手帮忙。
看的多了,后来他也拿了版尺剪刀上手。陈杏元没阻止,随他去了。
陈定胜那边,在陈杏元的提议下,定制女装也做了调整。
他这边的目标客户就是上了年纪的女性,比如花姨和之前来了没买到衣服的婶子们。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想穿的漂漂亮亮的?尤其是这么多小姑娘买了新衣服,化了漂亮的妆美美地从陈记出来,那些婶子们当然也想买!
只可惜陈杏元那儿适合她们这个年纪的衣服不多。于是陈杏元便把这个商机转给了他爸,画了不少适合中老年人穿的上衣裤子款式稿,用彩笔上了色后,还加了相框,全部挂在店内的墙壁上。
还让陈定胜按照胡玉梅的尺码,每样都先做一套搁在店里。胡玉梅不算胖,属于她们这个年龄段的中等偏瘦身材。
有人上门挑款,如果身材合适,能穿上成衣的,就可以直接买。穿不了的,陈定胜则帮她们量尺码再重新做。
中老年和年轻人不同,到了那个年龄身材多多少少会走样,先做了成衣再售卖不一定能碰上合适的人,所以还是得半定制。
等陈定胜闲下来后,他再根据之前量尺码时记录的数据,汇总取一个频率高的尺码定为常码,每样可以做一套出来挂着。
虽然陈记还是做定制,但现在的款式比之前多了不少,也有样衣展示出来,更方便挑选。除了女装,还增加了男装的售卖。
有陈杏元的新颖款式,陈定胜的高质量做工,再加上锦上添花的免费化妆,陈记定制越来越好,名气也逐渐从他们这片区,一直扩充到整个东阳县城。
甚至还有下面乡镇乃至邻县的顾客,搭着班车赶过来挑选衣服。
某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陈定胜和陈杏元掏心窝子,“以前我还想将来我老了,这店子没人接手怎么办,虽说招赘吧,但到底不是亲生的,我也担心给你撑不了腰了,你会不会受欺负。”
“现在好了,看着我闺女这么能干,我算是放心了!你不仅学会了制衣,还能把店子盘活,越做越好。将来不管嫁给谁,这就是你的底气!”
陈杏元被夸的不好意思了,“爸,还早着呢,你说这些做什么。我还打算要把定制女装和成衣分出来呢!”
胡玉梅和陈定胜的关注点完全不一样。
一个问:“早什么早,你都二十好几了!哪里早,我像你这么大都和你爸结婚了!”
另一个问:“分出来?为什么分出来,你想另外开个店?”
陈杏元先回答她爸的问题,“咱们的店子地方太小了,做了成衣展示区挂不开,而且试衣间的位置也不多。进进出出的人多了,就显得挤,我在想要不要租个门面。”
回复胡玉梅则是那套老话,“妈,你也太夸张了,我才二十二!”
陈定胜在思考陈杏元的话,胡玉梅教育她,“二十二还小?”
陈杏元嬉皮笑脸,抱着胡玉梅撒娇,“只要你们在,我永远都是小孩子!”
胡玉梅经不起她的撒娇,心里柔软一片,但脸上还要绷着,“我看青川就挺好,这一个多月一直在咱们店里帮忙,他那心思你别和我说你不清楚。”
“你花姨找了我好几次,说要给你介绍个对象,对方的条件也和我提过,是非常不错的,但我没松口,还不是想着你喜欢最重要。我看你最近和青川处的怪好,你现在这样我都要替青川不平了。”
其实不止花姨,随着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