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科幻灵异>全球灾变:我暗中推动科技革命> 第15章生存点数的计算方法(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生存点数的计算方法(一)(1 / 2)

陈远果断选了第二个。  这东西越集中,他暴露的概率就越大,除非他就是那个老大。  很显然这不现实。  他希望将【信息栏】定位为一个可以左右公共设施建设的工具,好帮助一下他这种在外游荡的求生者。  【已提高控制台传递数据量,操作精细度上升】  【可承担更多自动化操作】  陈远只觉得脑袋沉甸甸的,已有经验的他撑着桌子度过了这段不适期。  再次看向框体,他发现自己能看到更多东西了。  选择提交无人机的地方很多,而且来自世界各地,不只是方夏特殊集体社会。  陈远放大地图,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红点。  【扫描结果】  【物流无人机(基础)(标准设计)】  【载重:50k】  【续航:1h】  【最高时速:60kh】  【备注:与使用者发放的标准数据匹配,设计偏差可接受】  【劳动时长统计】  【王志远:70h(理论分析)(工艺设计)(流程管控)】  【罗运:80h(理论分析)(流程管控)】  【李力:80h(理论分析)(设备控制)】  ....  这东西也能统计?  看到【劳动时间统计】这一栏,陈远暗自惊奇。  再仔细了解一下,这一栏主要涉及的是从生产小组确定后,生产活动开始,劳动力主观认为自己在工作的时间。  “主观?”陈远更加疑惑了。  不过他的疑惑也很快得到了解答。  不得不说系统的统计真是相当严谨--  这是一套相当复杂的计算方法,考虑了脑细胞活度、生物电强度、神经胶质细胞亢进度等多个指标,并且会对观测目标的手头工作进行观察和联系。  宏观来看统计的基本都是在岗时间。  总之就是,很严谨就对了,人类没有这种技术。  标准的“来路不明的系统技术”,非常离谱,但还不是特别离谱那种。  巧的是这就是他想要的。  “将每个人,每项工作维度花费的时间取数学期望,然后在此数值上的波动,作为权重。  完成快的,就多拿一些,完成慢的,就少拿一些,但设置一个最低阈值。  这个阈值...就设定为使用一次物流无人机服务的最低价格的五倍。”  陈远操作着控制台,很快确立了奖励发放的标准。  这个评价体系是全社会的。  比如在单台无人机生产完毕之前,甲在设计理解方面花费了10个小时,而全社会在这上面消耗的时间是12个小时。  那么他就更快,在此基础上增加权重值。  如果他的设备操作时间为12小时,社会同个部分的时间是10小时,那么就需要减少。  可是如果整个小组都慢呢?  每台无人机对小组的奖励都是同等的生存点点数。  陈远眉头一皱--所以组内还需要一个权重的权重,来分割这些点数。  搞定这个,陈远又想到了新的情况--虽然都是设备操作,但曲面配件加工和碳纤维原丝制取的难度好像又不太一样。  所以还要考虑具体加工工作,也即工种问题。  一个问题解决,又是一个新的问题,而问题和问题之间又存在联系。  陈远站在窗户前,两只手比来划去,像是在窗户上进行着演算。  如果有人靠近,就会发现他的脑袋温度极高,像是发高烧一样!  而越算,陈远就越发烦躁--他发现实际情况是如此复杂!  复杂又繁琐,一切又都是在发现问题,然后与平均水平或是中位数这些数据进行对比,这样的重复操作中得到权重。  不难理解,却繁复。  “陈远!”  清脆的女声打断了陈远的思考,他猛然惊醒,发现李灵阳担忧地看着他。  “你还好吗?我看见你...在窗户上好像有些不太对劲。”  陈远愣了一下,看向窗户。  窗户上本来布满水汽,现在布满了被他擦过的痕迹。  “而且你好像有些发烧了。”李灵阳把手放在陈远脑袋上,表情无比担忧。  陈远只觉得对方的手冰冰凉凉的,软软的。  然后他退了一点,自己也摸了摸。  不出意外,他倒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