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视频,宋新也听到了手下振奋的声音。 不知为何,他忽然有了一种冲动-- 金融就是个屁,如果人类从没在自然中获得过一席之地,那些钱又有几分价值? 这一刻,他开始有些理解那些高考报土木工程的蠢蛋了--是的,他就是这么看不起传统工科。 不过很快,他平复了心情,拍下了照片。 然后点开了巨信。 目前方夏特殊集体社会的网络只用于支持这么几个已经收编了的软件。 一个用于发布求助信息并完成自助,就叫做“团结就是力量居民自助网”。 一个用于发布官方的鼓舞信息,叫做“人定胜天灾害情况通报网”。 最后一个就是用于私下交流和联系的,曾经的藤讯旗下的各类通讯软件取长补短做出的新版巨信。 宋新打开了其中一个对话框,备注是“天行区灾情总指挥高一平文牍”。 “高文牍,我们在街道上建了一个水坝,用于给居民发电,您看这个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 天行区最大的写字楼里,人山人海,忙忙碌碌。 和其他大部分地区陷入黑暗不同,这里灯火通明。 数个柴油发电机日夜不停地运作,给楼顶的通信基站进行供电,保证社会机构运转正常。 但大规模的基建设施受损是不可逆的,做到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大楼旁边还有几座写字楼,已经被征用做避难中心。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单手扶着眼镜,研究着传达下来的消息。 “最近上面的指示真是一条接着一条,这个特殊时期,真是不容易啊。” 老人感慨似的自言自语,身旁的年轻人没一个接嘴。 最近上面下达了很多指示。 首先是救援指示。 优先救援高效和市内的高科技公司,并同时救下那些珍贵的生产设备和实验设备,能拿就拿。 大量运力用在了这方面。 然后是几乎平级的救援指令:给各大机械厂提供便利维护稳定,必要时城市排水系统优先疏导工厂附近的积水。 最后是原则上尽全力保障民生。 不得不说,天灾时期一切政令执行起来都变得迟缓困难了起来。 好在他们还是基本完成了这几个要求。 然后根据指令,在这些研究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帮助下,在大楼里恢复了生产。 并成功制造出了无人机,将其运用到了救援工作上。 这让很多人活了下来,情况也变得缓和。 然后就遇上了山洪,可惜乡镇地区已经很难辐射到了,他们只能尽全力应对城市中的水位暴涨。 各种杂七杂八的指令还有很多,但哪些重要,哪些次要,作为一个老干部,他还是分得清的。 就在昨天,又有新的的重要指令下达: “...‘鲧禹’战略级水利工程,谭星省未来重点工作指示。” 老者瞳孔微缩,眉头紧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