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35 章(2 / 3)

“直到她辞世前托人给臣送信,臣才知道淑妃娘娘为臣背负了这么严重而莫须有的罪名。”

“淑妃娘娘为了保护长公主选择隐瞒真相,长公主是为了保住臣而闭口不言,所以归根结底,都是臣的错,臣,罪该万死。”

恒帝听完他的话,目光也落到手中的信封上,确切地说是封面‘兄长亲启’这四个大字上。

谢清婉的书法是他亲自教出来的,一笔一画,横平竖直,他一眼就能认出来。

他沉默许久才将信打开。

信中陈述了一遍刚才韩廷所说的事实,然后便是真情实意的忏悔自责,诸如不该为了一己私欲而欺瞒于他,连累他的挚爱毁了他们的幸福。

说她并不奢求他的原谅,只希望他能去姑苏行宫一趟,去行宫的暗室里看看那些当年淑妃不曾对他宣之于口的思念和牵挂的证明。

信很长,恒帝看似毫无情绪的阅览,但看到最后‘清婉绝笔’四字时,他心底抑制不住地泛起心酸悲痛之感。

他很爱淑妃,但有多爱就有多恨她对他绝情,恨她为了保护谢清婉而宁愿跟他死生不复相见,甚至还反过来埋怨他不信任她。

他身为帝王且本就生性多疑,如何做得到在淑妃不为自己做任何辩解、甚至宣称他不如那人的前提下还能选择无条件相信她。

而对于谢清婉,他的感情就更为复杂,他们同父同母,他对她可以说是偏爱无度,可她竟为了保住一个男子而欺瞒他多年。

后来甚至还更偏向于另一个兄长端王,叫他如何不灰心失望。

所以其实韩廷将他的心理分析得很到位,虽然这么些年他不止一次后悔,觉得自己是否太过偏执,但每每想到淑妃跟谢清婉的做法,他就又会生出恨意,觉得自己没有半点错。

眼下谢清婉这封信也确实如韩廷所猜测,终于可以让他可以渐渐放下心结,可以理直气壮站在高处责怪别人。

从今往后他该纠结的不再是自己有错与否,而是该不该谅解。

他缓缓将信折叠收好,情绪也回落平静。

他看着韩廷,冷声道:“你的确罪该万死,可婉儿宁死也要保住你,朕要是杀了你,岂不成了朕的不是。”

韩廷听到这话心里紧绷的弦稍微放松,倒不是他贪生怕死,只是庆幸自己果然猜中了恒帝的心思。

虽然谢清婉临终前嘱咐他一定要争取到顾敬的同意后才可以把真相告诉恒帝。

可他通过谢清婉的描述觉得顾敬完全不打算跟恒帝和解,绝不可能让恒帝脱离执念之苦。

他自问没有本事说服顾敬,因此才会劝说谢清婉写下这封忏悔书。

他做不到任由受他牵累的淑妃永世埋葬于行宫,任由她被世人提起时猜测议论,污她清白名节。

更做不到让谢清婉就此埋骨于荒山野岭,甚至连他都无法祭拜。

但眼下他还不能提这两个要求,至少要等恒帝真的动身前去行宫回来以后才能提。

他尚且不知道怎么回恒帝的话,又听恒帝问道:“你是何时知道婉儿死讯的?”

他心神一晃,赶紧回答道:“癸巳年九月初十。”

癸巳年已快是六年前了,恒帝目不转睛盯着他,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假。

许久后恒帝才将目光移开,冷哼了一声:“你倒是会选时机,怎么,徐善吓得你入京都不敢?”

他并不打算听回答,又道:“如今徐善手脚已废,你也该前去探望探望这位故人,在他府上住个一年半载也不为过。”

“臣遵旨。”韩廷并不多言,快速答应。

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看来恒帝是想让徐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