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真的无话可说了。 “清寒,你不是想知道师父去见谁了吗?本来呢,我答应过师父,不能告诉你,奈何看见你这副伤心欲绝的样子,师兄着实于心不忍,勉为其难……师父去见的这个人你认识,确切地说,你是知其名而未见其人。他的名字在江湖上广为流传,他的事迹天下皆知,无论是谁,都得给他三分薄面。他便是与师父齐名,位居五大宗师之首的剑神——李瑜枭!” 听到这个名字,清寒顿时愣住,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眉头微皱。明哲说的不错,她确实听说过这个名字,江湖上也无人不知这个名字,剑神的威名,扬名天下,威震四海。特别是那句:一剑破天晓,一剑斩怒涛,乘风归自去,惟我李瑜枭!手里无剑,心藏万剑,千一祭,万鬼哭,试问天下,何人敢许一战! 那一战是李瑜枭的成名之战,李瑜枭身无佩剑,却以一人之力,独战千名剑客,他那一招剑斩怒涛,威震百里,树倒千万,群兽嘶鸣,山河俱碎,天地暗晖,千名剑客皆败于此招之下。李瑜枭大败数千剑客的消息不胫而走,让世人深深记住了这个名字,也让天下用剑者永远忘不掉这个名字。人中剑神,仙中强者,一剑可定天地,一剑可换日月,怀中藏阴阳,袖里定乾坤!剑神名震江湖,天下无一敌手。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没有对手的日子,寂寞难耐。 “天下第一”的虚名,对他来说,不过是缥缈虚影,不值一提。他唯一的心愿便是找到一位有资格的对手,认认真真打一架,胜也好,输也罢,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他游遍天下,踏遍山河,每到一处名声大噪,当地剑客前来拜谒,却无一人愿做其对手,他们心里清楚,自己在剑神手下不出一招便会败下阵来,这种折损名声的事他们自然不会做。李瑜枭也不屑跟这种人交手,他要找的是无畏强敌、不惧生死、出剑不带犹豫,战终无意输赢,这样的人李瑜枭寻找了大半辈子,却一无所获。未能如愿的他厌倦了江湖纷争,厌倦了那些风风雨雨,不想再搭理这些人间俗事,便归隐山林,不再过问江湖之事。当然这只是坊间的传言,至于事实如何,还得另外一件事说起,不免提及一个人——道宗吕尘。 仙道古今问,一语何成谌,人间贪痴念,终归了红尘。 天下五大宗师,道宗虽位居其四,但他的名号一点也不差于前四者。 古今有多少人求仙问道,然成仙者寥寥数人耳!此之谓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吕祖便是近百年来,首位贯彻天道、得道成仙的人。传闻,吕祖彻悟天道,开创门派,积善成德,诚交四海来宾,广纳八方信使,凡拜入天师门者,有教无类。这便是吕祖开创天师门的初衷。 吕祖有三位亲传弟子,一位是上官逸,一位是顾清寒,还有一位便是柳庭风。若按顺序,柳庭风的辈分最低,应该称顾清寒为师姐,然而恰恰相反,其中有诸多缘由暂且不论。上官逸下山之后,道宗便收了柳庭风为弟子,并开创了天师门,广纳四海学子,但道宗只是他们的挂名师父,平日里都是柳庭风和顾清寒传授这些弟子道法,他们培养的这批弟子被称作“黄金一代”,任何一名弟子都堪称是人中龙凤。天师门日渐宏大,弟子广增不减,柳庭风和顾清寒不可事事亲为,这些弟子也就成了新一代弟子的师兄师姐,辅助他们二人掌管门中日常要务。门中弟子以剑道和拳术为主,以仙术为辅,修行吐纳之术,参悟天道之理。 天师门在初代弟子的领导下,逐渐走向辉煌,成为天下第一门派。其外门弟子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中翘楚,天资卓绝,根骨上佳;内门弟子则是通过宗门比试,从外门弟子筛选出的优秀精英,他们加以培养,便成为了天师门的骨干力量。这也是天师门百年而不衰的原因。 吕祖只是天师门的创始者,而门内诸般要务还是由柳庭风和顾清寒打理。柳庭风这人看上去行事鲁莽,不分青红皂白便要大打出手,特别是看见旁人与顾清寒有较为亲密的举动,他就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但他对于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