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最大的不幸!”明哲摇头叹息。 谈笑间,掌柜把酒端了上来,“客官,这是您要的玉楼春!” 掌柜把酒放下,转身要走,却被明哲喊住:“且慢!” “客官还有什么事吗?”掌柜依旧面带笑容。 “我等听闻,最近镇子上出了一件怪事,一夜之间,张氏举族惨遭毒手,无一生还。官府派人调查此事,却发现除了张家老爷,其余受害者身上无一处伤口,既非服毒又非窒息,百姓都说这是邪祟作怪,敢问确有其事乎?” 酒楼人来人往,掌柜接触的人多,肯定知道一些消息。明哲便是怀着打探消息的目的,特意到酒楼吃饭。 “这……”掌柜支支吾吾,眼神飘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明哲心领神会,当即在桌上摆出一锭银子。 “掌柜,我等并无恶意,只是想知道一些消息,还请掌柜不吝告知。” 掌柜四处打量,偷偷摸摸把银子收入怀中,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客官想问什么尽管问!在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还是那个问题,张家灭门一案是否有蹊跷之处?” 掌柜小心翼翼,时不时观望四周,生怕有人偷听,“不瞒客官,在下所言,句句属实。张氏满门皆死于非命,而且凶手的作案手法,我等也是闻所未闻,除了张家老爷身上留有剑伤,其余之人皆无一处伤口,就连仵作看来,也是满头雾水。” “那案发之后,张家丢失过钱财吗?” “没有,官府的人清查过,张家的金银珠宝一件都没丢。” 凶手若是图谋张氏的钱财,大可偷摸进张府,私下取走钱财,何必杀害张家满门?即便凶手是因为被人发现了,迫不得已杀人灭口,那也不必杀害这么多人。 图财显然不是作案动机,那便是为恨! 张氏为人嚣张拨扈,百姓心生怨恨久矣,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可张氏也不是吃素的,私下买通官府,暗结地方势力,雇佣镖师时刻保护自己,请来工匠,将张府上下布满机关,若非张府之人,谁都不清楚机关的摆放和触发条件,偷进张府,无疑死路一条。 张氏机关算尽,却难逃满族夷灭的横祸,这对百姓来说是件幸事,从此再也无人敢欺压百姓、鱼肉乡民,可偏偏张氏的灭门惨案留有疑点,百姓心里的雀跃欢呼,变成了恐慌、害怕,镇子也越来越不成气候。一层阴霾笼罩着整个镇子。 无论从何处看,凶手皆不得利。不利之事,为何图之? 想来想去,也只剩下一个动机——情。 “敢问掌柜,张老爷与其夫人感情如何?” “不瞒客官,张老爷在镇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好色,以前张夫人也是名震一方的富家千金,多少富家公子为求她回眸一笑,甘愿挥霍千金。也不知道张老爷用了何种办法,竟把张夫人娶回了家,可谓羡煞旁人。之前那些爱慕张夫人的富家公子都咬牙切齿,却无计可施,只能怨恨于心。” “听上去,张老爷与其夫人的感情还不错咯?” 明哲本以为张老爷娶得佳人,心中欣喜万分,婚后生活应该和睦安然,却不料掌柜接下来的一席话让他震撼不已。 “不知内情的人,自然觉得张老爷的婚后生活应当和睦融洽,事实上也正如此言。一开始,张老爷对张夫人还是挺好的,每日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惹得旁人羡慕,张夫人还为张老爷生下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家人欢欢喜喜,乐此不疲。只是时过情迁,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张老爷与张夫人的感情也逐渐淡化,张老爷不再一天到晚都陪着张夫人,到了晚上,他都要去春芳楼,找一个名叫柳辰月的歌姬。” “柳辰月?”明哲忽然有了兴趣。 “客官不知,辰月姑娘在我们这一带可是出了名的,她歌声婉转,绕梁不绝,轻抚弦琴,摄人心魂,容貌更不用说,见了她的人,无一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谓才貌双全。张老爷也不例外,他被辰月姑娘迷得神魂颠倒,每天都要去春芳楼听辰月姑娘弹奏曲子,甚至包下房间,让辰月姑娘亲自伺候他。这一来二去,就有流言蜚语传出,说是张老爷与辰月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