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垂直水流,卷着她就向下冲,明明方才已经踩着底了,怎么还会陡然下沉,惊得她来不及抬腕看一眼方向,就被冲到了它处。待水流趋于平静,她在水中镇定片刻后,就地上浮到水面,想再慢慢游上岸。
哪知今天冲撞了什么神仙似的,头一回朝岸边游的时候,竟探到了一片沼泽,亏她警觉及时回撤,才没在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时辰没来由地跟大自然做无谓搏斗。她这一身装备要真栽进去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人没事,装备折了也犯不着。
回到湖心研判了个水草少的方向,再小心翼翼游过去,谨谨慎慎摸上岸,尽量摸得离水远些,才找了棵树靠着坐下。
眼睛逐渐适应黑暗,初夏环顾四方,见四下皆是森森密密的粗大树干。她也不大识得植物,一眼看去应是有松有杉的一片混交林,一并杂生着些别的低矮草木,再往下贴地面的位置又是一片认知之外的植物,那滑软的不知是藓还是菌,那毛绒绒的不知是不是蕨类。
生态是真好啊!
树下铺着厚厚的腐叶松针,踩上去泥软无声,惊不起一滩鸟兽,只闻得它们自在休憩的声响,和水鼠之类的小兽窜性的动静。方才置身其中的那片水域,原来竟是一捧被密林围住、底部连通了卧牛泡子的小湖。
这小湖因着不见天日,水温格外低,而眼下置身的林沼陌生又危机四伏,初夏权衡一二,决定不犯这个没必要的险,歇够了便回去,改日整好装备再来。
然而回去也是需要运气和勇气的。
所谓需要运气,是因为方才是意外入的这桃花源,返程能否找到出入口,理论上能,实际上充满玄学——她没忘记百科上的描述,那么好找,测绘人员多次作业会没遇到?
所谓需要勇气,这湖水属实太冷了,湖底水流也一反常态地颇为强劲,反倒是湖面平静无澜。
被这反常的强流突袭得毫无心理准备,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刚才清点装备时才发现,配重竟在强流冲击下失了一块。
这湖跟要寻的宝石有无关联尚不好说,改日再来探一回和今日犯险摸索,倒成了都需要提一口勇气的两难选择。
她到底是个保守的人。配重不对,探也不便;密林险恶,徒增风险。撤!
初夏重新穿戴好装备,盯着电脑表回忆来时路,继而定了个大致方向,踩着湿滑软草走向湖心,潜了下去。良久,又从湖面冒出头来。
这片水域,比起它连通着的外面那个做景点的还要小,却更深。初夏半天才触了底,方才上浮时倒是没注意到需要这么久。
她贴着湖底保持中性,在潜灯有限的光照范围里慢慢摸索寻找,一面观察是否有异常水流,一面环视警惕猛兽。
古怪的是,这么古朴丰富的一个生态体系里,居然万幸一直没在水里碰到什么难招架的水兽,水底随着她呼吸吐出的气泡一起安静地潜游的,都是体型再普通不过的小型水生物。
更古怪的是,自己明明是从外面被卷进来的,晃了一整圈却丝毫未能寻到那个出入口。
她在湖中露个脑袋,摘下面罩咬掉手套,啃着拇指仰头思索一番,觉得不可思议。水域版鬼打墙?
回想起来时是被水流垂直向下冲卷的,那出入口确是极有可能不在湖底在水腰处。然而方才埋头在湖底搜索时,也认真观察水流动向,并未见到什么异常啊。
她不信邪地按了BCD的排气按钮,又一头扎了进去,打算在湖水中壁找找看。
配重失了一块,想在水中保持中性着实不易,她费力地试图攀着湖壁摸找。湖底不似水桶四围是平整壁面,到处是混杂了水生动物尸骸和腐烂水草的泥炭土、朽木沉根结成的化石和道不出名的贝类珊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