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能投其所好,都写得清清楚楚,也不知有几分真几分假。 也有一些奇异风俗、有趣之事。 宋游看得入神。 不知不觉间,猫儿化作小女童,来到了他身后,和他一同,一声不吭的盯着书上。 “三花娘娘看见了吗?现在的人一般写书,都是这么写的。”宋游故意看得慢了很多,用手指翻书,头也不回的说道,“不过这上面记的故事大多都很简短,而且很杂,是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拼凑起来的,这个和三花娘娘要写的著作不同。” “唔……” “若是三花娘娘将自己从岚安出海,一路所见所闻,无论是钓鱼也好,鲸跃也罢,亦或是沿途风景,再到后来的夜叉国、群兽国、小人国还有后边乱七八糟的诸多海上国度全部记下来,把它们穿成了串,既是这个世上无人走过的一条路,便也定是这个世上无人写过的一部书。” “唔……” “三花娘娘觉得我说得如何?”宋游依然头也没回的问道。 “三花娘娘觉得你说得对!”小女童也老老实实的答。 “那么三花娘娘的大作写了多少了呢?写到哪里来了呢?”宋游看着书问道。 “不给告诉!” “三花娘娘不肯解一解我的好奇吗?” “翻篇了……” “唉……” 猫儿长大了啊。 宋游再伸手翻篇。 “哗……” 这一篇算是这部书中难得的长故事了,讲的正是叶新荣曾祖父海上流落夜叉岛的故事。 从叶家先祖出海,如何出事,流落夜叉岛,又如何与母夜叉相处,诞生感情,如何教会夜叉岛上夜叉生火烤肉,如何趁机逃出夜叉岛,还有子嗣从军后官至将军,再到后来被官府猜忌罢官,从而没落,都写得清楚。 宋游与女童都看得格外认真。 书中所述的故事比当时叶新荣亲口讲的还要详细许多,也真如叶新荣说的一样,流传于世的故事,比他自己讲得还要好些。 只是叶新荣讲的贵在真实,多了许多运气成分少了许多个人智勇,自然也少了不少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相比起来,流传于世和记入书中的版本无疑是人们更喜欢听、更喜欢看的故事。 两相比对,也是妙趣。 只是窗外透进来的光越发暗了。 纸上墨迹溶入昏暗的房间,越发看不清楚,反倒是宋游的肚子响了起来。 “咕噜噜……” “咕咕咕……” 前面几声是肚子叫。 后面几声是学人精叫。 宋游朝左后方转头,女童亦是朝右前方转头,两人目光对视。 “吃饭吧。” 宋游合上书,站了起来。 “吃饭吧……” 女童一转身炸开黑烟,变回猫儿,依旧仰头盯着他:“这里耗子好多!” “先尝尝当地有什么吃的吧。” “好的……” 一人一猫推门出去。 这个车马店只提供住宿、驻马和货物暂存,马儿倒有粮草,人吃饭只有蒸饼馒头与米汤,所幸过桥便有一间吃饭的馆子。 道人走在前头,猫儿跟在后头,一人一猫步速一致,穿过石板街道,上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