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我本无意成仙> 第52章 处处皆江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处处皆江湖(2 / 3)

孽日深,晚上又岂是那么好睡的?官兵每年一来,每回都要割掉一茬,谁又知晓今年不会轮到自己头上?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还是拱了手。  “女侠还请走好……”  “谢字不多提,后会有期!”  女子也与他们拱手,这才又折回来,带众人通行。  宋游缓缓经过,只是若有所思。  女子所言真真假假,依旧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也是透出这年头生活的无奈。而她一言一行,看似照搬江湖礼节,一板一眼,细细想来,无论是起初给予的尊重还是后来无意间透出师门的威慑,或是最后的交心感慨,互相组合起来,才有了这最简单的过关的法子。  若是动武,少不得麻烦与血腥。  怕是输赢也不好说。  “这位女侠。”  “嗯?叫我?”  “还能有谁?”  “嘿!不称足下了?”  “你好像更喜欢女侠。”  “伱怎么晓得?”  “看出来的。”  “怎么看出来的?”  “表情,语气。”  “你这人……”  女子听出这是自己昨晚与他说过的话,便咧嘴笑了,随即问道:  “叫我什么事?”  “想从女侠口中听听这江湖。”  “你听江湖干什么?”  “既是游历天下,又怎能错过江湖。”  “倒也有道理。”女子点点头,算是认可,又笑道,“不过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完的。”  “到安清恐怕得明晚了。”  “十文钱。”  “哗啦……”  宋游从怀里掏出一小把钱,数出十文。  女子一把接过,这便开说。  宋游则安静听着,自行在脑中整理。  江湖在古书中是个很大的概念,与“有限”这个词相对,意味着所有、无限。  后来的江湖则是佛教传入东土之后,佛门僧人有传道和交流的需求,常在三江两湖之地行走,称之为走江湖。  再到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被放大,逐渐不再属于佛门僧人,而属于全天下。这时的它已经成了一个与“庙堂”、“官府”相对的词,虽不如古书中的江湖大,但也是一个很大的词了。  僧侣道人是江湖,客商背夫也是江湖。  山贼土匪是江湖,城中浑人也是江湖。  民间帮派是江湖,漕盐货运也是江湖。  就连山间隐士都算江湖。  江湖是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各大帮派、打打杀杀只占其中极少的一部分。  要说江湖势力,也是百花齐放。  只是大多并不是像武侠小说一样,全都是练武教武的,好似存在的目的与延续的方式就是教出打杀好手。武艺是帮助吃饭的工具之一,但武艺并不能直接当饭吃,这些势力建立的目的主要还是挣钱,或帮助自己更好的挣钱。  有镖局这类主要靠走镖生活的。  有漕帮盐帮这种起初主要由力工水手走私商人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自发成立的秘密结社。  有地方帮派,各有挣钱的方法。  有通过信仰建立起来的,如一些不学法术学武术或者一样学一点的道观寺庙,一些打着某些神灵旗号甚至根本就是非法宗教成立的教派。  也有主要以武艺为主,靠招收弟子传授武艺挣钱的武馆山门。  有些王侯将相出于不同目的,也会养些江湖门派,甚至还有些江湖门派从血统上就不正,有着西域人或塞北人的影子。  只是江湖险恶,律法不周,还有妖鬼,要想行走江湖,除了懂规矩,也需要一些武艺来当自己的本钱。  西山派位于逸州,山门距离逸都三百里,在雪山脚下,依托着近几百年来逸州繁荣的经济和文化逐渐壮大,算是江湖上的一大派。据这女子说是江湖上最大的几个势力之一,弟子都以武艺闻名于江湖。  不过行走江湖,如无必要,也很少有人动刀杀人。  能讲道理还是讲道理。  就好比这些山贼,用女子的话来说,天下山贼多是为非作恶之徒,要算起来,不乏死有余辜之人。可人命毕竟大于天,这么大的一个朝廷判人死刑尚且要上报中央,再由天子亲定,把杀人这件事的罪孽分成了许多份,大家平摊,才好心安,寻常谁又愿意轻易害了人命去呢?  而寻常出来跑江湖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