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好了,放置一会儿,然后想到了喝两口,想不到就丢掉,就这样的咖啡,估计市场上也不见得会有。 谁家会为这样的客户提供咖啡呀? 这是属于另类服务的,所以只有自己想办法。 本来过日子,那是自己在过,又不是靠商家。 自然得自己动脑筋啦。 今天算是新的一天了。 不但是因为我琢磨出咖啡的新喝法,也是小说完结的时候,其实昨天就已经写完了,稿子存起来,要过两天才发布。 然后今天想了一下,到底还是放不下。 毕竟这篇小说跟了我都一年多了,所以写到最后,我写了一句,用张丹枫的口吻说出,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都散了吧。 这句话固然是小说里的情景,可也何尝不是我的心声。 因为纠结着,所以这两天就寻思着喝咖啡呢。 纠结,很多时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有意思的,按理说,负面的情绪不该经常出现,可是,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它,生活还像是生活吗? 当然,尽可能地去营造积极快乐的氛围,这也是需要的。 这本小说很有意思,我起码有三处地方,出现了纠结,第一次是开始写,要进行日更,我感受到了压力,几次都想休息一下,可几次都在想,要不,再坚持一下,然后休息,不是不让休息,只是稍微缓一点。 于是就坚持下来了,写着写着,也就成了习惯。 就好像咖啡本并不是很美味,可是当它研磨成粉,开水冲开,再配上糖和奶时,香气冒出来,并且融入到生活中,真的会忽略掉它的苦,反而感受到的是香氛和甜美。 这是一种很别致的感觉。 甜的时候不是尽甜,那样会甜得发腻,发齁。 它是先苦,甚至有的咖啡味道还有些冲。 可是一口下去,只要咽得下去,现在的咖啡都不是很难咽,尽管会有人吐槽,但不会连一口都喝不下去。 只要喝下去一口,慢慢地就会在口腔里形成回甘,淡淡的香气冒出来,顶在舌壁上,一丝回甘悠悠形成,这时候口腔都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难怪口腔会留恋这种味道。 另外,在鼻腔里,也不是一味的奶香,咖啡香本身也要有清苦之味。 但是融合了奶香就变得格外有层次了。 这的确是感官上的多种享受。 这种感觉跟写作一样,一开始是纠结的,写着写着,自己都写成了习惯,到了后来,很自觉地,一天开始,脑子里就想着要构思什么情节,该怎么运营。 然后写完一章,发现时间还早,那么试试看去构思下一章,如果感觉单单靠脑子还不行,要不,再写一点试试看? 我是不愿意逼自己的,尤其是第二章,能写多少是多少,该放下就放下,绝不勉强。 可是当写到差不多时,大脑自己会有程序,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完,把这一章写完。 然后就出现了存稿。 这时候第一个纠结就化解了。 接着第二个纠结又来了,那就是写到了苦情戏,我说过的,这本小说里于承珠的哭戏很多的,写的时候写得我很累。 我的心也是揪紧的,然后写完了两三章,我都要停一会儿,要到另外的空间去换换脑子,不能一味地沉浸在于承珠的世界里了。 尽管这么一个才貌双全,又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不是伤春悲秋,而是为了世事在愁苦,这一点也是很感人的。 她也不是全然没有伤春悲秋,她对师父的暗恋其实就是伤春悲秋,这是她这个阶层的标识,不过她很分得清界限,伤春悲秋只在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让它影响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梁羽生笔下于承珠这个人物,是很难得的奇女子。 不过很多人都没有到她那个阶层,所以都不懂她的悲喜。 别人不懂,张丹枫懂,他也是那个阶层出来的,如果他不懂,她就不会那么爱他,她没有爱错,可是这段感情注定是不能见世的。 所以这是一个悲剧,在写的时候,我牵扯得很厉害。 很多时候,我想用现在的思路去看这段感情,可是写到后来,越觉得梁羽生的安排是对的,他们就是这么一个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