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第47章 明晚我做东,不醉不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明晚我做东,不醉不归(1 / 2)

明天就是封闸节,今日过闸的船只一定很多。   这就显出闸官的好处来了,让谁过,不让谁过,都是他赵雄一口说了算,很有点土霸王的性质。   有背景的漕运船只固然可以胁迫闸官放行,但他们多违例携带货物,在南北倒卖获利。   为了不惹麻烦,往往会向闸坝官缴纳可观的“帮钱”,从一两到几十两不等。   紧急公务及达官权贵的船只路过闸坝,还是有优先权的。   但朝廷有,积水及则的规定,碰到不会做人或者要搞事的闸坝官也可以此拒绝放行。   朝廷因为水浅而改行陆路的规定,如果达官权贵用强,也可能受到处罚。   所以一般也会向管闸坝者行贿。   但对大运河上多数闸官来说,开闸是否按规,因有运河厅官员不时督查。   对于非时,启闭尚有所畏惧,怕丢官。   但最底层有编制的闸夫们却肆无忌惮,形成了:   “且有闸夫启板而闸官不知者”。   偷偷地收钱放船出闸,不顾水位降低以捞取好处。   所以守闸的闸官十分厌恶这种事。   一旦查出有闸夫私自启板者,打20大板,赶回家,在他的河段永世不得录用。   赵雄把官服穿好正要去闸官衙门上任,刘同勋敲了敲门就进来了,在他耳边低语道:   “那个安德海上岸了,但是他的船队还在50里开外的闸口,明天估计是到不了了”。   韩庄镇的大凤酒楼三楼雅间太监安德海他抛开逆水行舟的沙船,快一步到了韩庄镇。   他的那些沙船,要么明天下午到要么后天中到。   反正是封闸节前到不了。   他写了一封书信用加急送回京城让干爹知道,封闸节可是关系到来年的大运河航运,他估计干爹也是想不出什么辙。   信写完了送出去短期之内就不关他什么事了,后天到达了那批货物彻底搁浅在韩庄了!   此刻,韩庄运河周围的各界人物都要来韩庄镇,韩庄码头也热闹起来。   韩庄镇乃交通要冲、四方货物汇聚之处。   它的管辖所在地峄县县衙便将此处定为集市,算是个大宗货物集散地。   峄县税课司伙同台儿庄的税厂的人,要在码头西北角设场子,又新设税进行征收,凡货物进市、交易都要收税。   税课司正官为大使,和巡检司巡检,闸官所闸官一样都是从九品官,也是这韩庄上除了闸官所闸官外唯一有品级的文官。   税课司大使张果四十余岁,容貌猥琐。   原本穷困潦倒,也是个不得志的秀才,前两年老婆死了,一生无牵挂了。   一个徽商家的丑妇却很在乎他,一来二去到最后生米做成熟,没法子他只有娶了丑妇。   但是丑妇可能帮他转运了,带过来大笔的嫁妆,他有了钱日子倒也很逍遥自在。      一旦解决了温饱问题,张秀才就开始胡思乱想了。   张秀才思前想后一定要做官,他找了徽商老丈人说了要做官的事,老丈人当即同意了。   大运河的码头从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史家称,大康江南和运河沿岸,南方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这是100多年来的贸易顺差资本的积累,为商业的运作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以地域为集团的商帮,其中以苏商和徽商还有广东商人在后来的发展中更为成熟。   商帮的产生使得大量的资本可以在同一领域流通。   也使得他们有更集中的力量左右政局、人才和舆论,这种情况下,商人地位的提高成为了必然。   那个徽商还有点能力。   托关系,花了无数两银子,总算捐得了一个小小的峄县税课司大使,虽然是捐官,但也是官身了。   那就是光大门庭了!   据说他那个老丈人在他们村子里面摆了七天为围席,很是风光了一回。   张秀才坐在轿子里面撩起窗帘,看到赵雄正骑在大花骡子上,在那里四处张望。   张果准备了一下说辞。   见到赵雄望过来,他在轿子里连忙拱了拱手,说道:“赵大人这是要去衙门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