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匾上端正的写着几個字。 这几个字诸葛亮能认清,乃是皇极殿三字。 也在此时,四周太监将轿子落下,由先前那位老太监引导,直奔这宫殿之中。 “皇上,今儿乃是您登基以后头一回早朝,大家都在等着您呢!” “嗯...” 诸葛亮下意识本想连忙起身,再度把身上的龙袍脱下。 然,事已至此,他纵使再拒绝也无济于事。 他好像稀里糊涂,就成为了所谓大明的天子,一朝的皇帝,再不是前世的大汉丞相了。 若是向他人表明身份,谁能相信他呢? 倒不如先应承下来,搞清楚状况再说 诸葛亮便顺着指引,坐在了龙椅之上。 但生怕僭越的他,只是挨着个边,不敢居中而坐。 先前引导的那位太监到了殿前,却不在敢往其中走一步,转而是由另外一位面相憨厚,身宽体胖,上了些许年纪的另外一位老太监前来接引。 他一出现,殿内两列人马纷纷对他投来或讨好或憎恶的眼神,就连自己身旁的那位太监,眼神也躲闪了起来。 诸葛亮品出三分玩味,只感觉这个大明朝颇为有趣,怎能让一宦官僭越,号令百官呢? 但他没有多言,只是看着。 这时候才由这位胖太监朗声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立马就有位昂首阔步的汉子走了出来。 他一到了人前,眼神先看了看那老太监,又看了看诸葛亮,咬牙道。 “臣,御史杨所维有本启奏。先皇曾封客氏为圣奉夫人,长期居留宫中,实违祖制。如今新皇登基,应当肃清宫闱。臣斗胆进言,请求皇上遣客氏远离后宫,赐宅邸于城外居住,以正坤道。” 说完这句以后,这位御史大人便不自觉的浑身颤抖起来。 明明是一位以死为谏的言官,此刻却表现得像是一个即将奔赴刑场的犯人一般。 因为他和他身后的党羽们都清楚,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这时候全场已经静若死地,无人敢大喘粗气,都小心翼翼的等候着皇帝回复。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倒阉的第一步,更是试探新皇想法的重要一步。 他们都翘首以盼,等候着诸葛亮开口。 而在台上人前的老太监魏忠贤,内心则是气愤不已。 这些人居然敢对他的老相好下手,其心可诛,若是先皇在,自己何惧底下这群伪君子分毫? 但他也不敢再有动作,因为稍有不慎,前方便是万丈深渊。 于是所有人都在等候着诸葛亮的开口,整个大殿内静得令人心惊。 而这时候诸葛亮沉吟片刻,却只是说道。 “先不提此事,我想看看书,成吗?” 嘶… 台上台下一众文臣武将全都倒吸一口凉气。 完了! 这老朱家的皇帝,又出一位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