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诸葛亮魂穿崇祯> 第二十九章,耐心理朝政,劳累引人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耐心理朝政,劳累引人忧(1 / 2)

群臣慑服,无人再敢胡言乱语。  此时的诸葛亮,又恢复了那般信步闲田的模样。  他早有了决断,朗声道。  “今日之事,且算无过,往后若再有人奉遗诏以号令百官,定斩不饶!至于你...杨所维。”  诸葛亮低头望去,那骇人的眼神吓得杨所维浑身一颤。  此时这位御史心里早已经后悔到家了,你说你,没事惹新皇干嘛啊!  如今不仅以死相逼的伎俩被完全识破,甚至还成了不死不行的局面了。  他懊恼万分,心中更是呐喊道。  若再给我一次机会,便绝不同那东林狗人同流合污,只求老实本分当个小官,再不求冒进啊!  可想是这么想,决定权却不在他的手上。  也就在此时,拉长尾音的诸葛亮说出了那后半句话。  “念你也算一片赤诚之心,今日之事,只算你无心之失,罚俸半年,下不为例。”  那杨所维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脑袋如捣蒜般叩首,感恩道。  “谢皇上开恩,臣往后行事,绝不人云亦云,定要观察仔细,再做决断。”  “嗯。”  诸葛亮点了点头,算是把这事给翻篇了。  事实上对于这杨所维的处理,还真只有这种方式。  因为如果真的杀了他,反倒还成就了他,毕竟这厮求死不敢,让他苟活着,才是骂声无数。  同时也会阻塞其他言官进尽忠言,使得朝堂成了一言堂。  那并非诸葛亮想要看到的局面。  “若无事,便退朝吧。”  “遵旨...”  群臣们如蒙大赦,个个擦汗抖肩,鱼贯而出,谁人也不愿意在此处多留,生怕被罚上半年俸禄。  那可是实打实的能入账的干净钱呐!  唯独还敢留在大殿内的,也只有那坚持不懈的老农了。  诸葛亮见状,也是苦笑,命人取了百两银子,算是买了他手中的诏书。  这老农领了银子,这才乐乐呵呵的离去。  诸葛亮望其背影,也知有猫腻,遂招来方正化,让他带几個锦衣卫的好手前去追踪,看看到底是何人指示此老农来朝堂送遗旨。  这招虽说稚嫩,但稍微处理不好,便会遭到口诛笔伐。  要碰上愚忠的皇帝,恐怕真就信了。  如此一来,朝局必乱。  只看自家新皇忧愁不断,一直跟在身后的王承恩也是焦急。  关心则乱,他又失言道。  “皇上这才刚处理完这些政务,又要被这些群臣纠缠,老奴真是心疼啊!”  “无妨,再给我一点时间。”  诸葛亮下意识回答道,他平抑党争的最终策略,即将完成。  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发觉王承恩有些大胆了,竟然又提及前朝政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也许许多皇帝都是因为平日里对宦官过于纵容,喜听好话,这才导致在关键时刻,误听谗言。  纵然此刻的王承恩是为自己好,然而宦官不该干政,应当各司其职才对。  防微当杜渐,他也敲打道。  “王承恩,你虽有忠心,但也须知朝政大事,乃是朝臣之责,伱身为宦官,不应多加置喙。今后,应当慎言。”  “是,老奴明白。”  “嗯,我也无心责怪你,只是给你提个醒。你也可以告诫其他宦官,不可妄议朝政。”  “遵旨。”  王承恩忙下跪叩拜,额头上竟的冒汗了。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方才朝堂上的他尚可一吐心中不快。  此刻下了朝,却不能乱讲了,真是奇怪。  但既然是新皇严令,他自当管好自己,多的事一概不谈,只打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杂事了结,诸葛亮亦可以抽出身来,返回文华殿继续处理政务。  此时的文华殿中,已经搬来了不少卷宗,奏折。  大大小小,叠满了各处方桌。  如此份量的奏章,便是诸葛亮这两月以来的成果。  其中还有几份奏章,被分开挑了出来。  王承恩刚被规劝过,就想表现一下,于是箭步上前,想为诸葛亮收拾一下。  诸葛亮见了,忙阻止道。  “那几本奏章不可乱动,那是我单独挑出来,比较优良的奏章。”  “老奴该死,这就放回去。”  王承恩暗骂自己一步错步步错,怎么又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