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玄幻魔法>[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162 162(二更) 二将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2 162(二更) 二将抉择(1 / 5)

乔琰闻声看向了前方。那随着染血包袱展开露出的, 确实是韩遂的头颅。若她没有在昨日于城下用望远镜来看清韩遂的面容,她可能还没法确认这一点。也难保就会被人抓住可乘之机,来上一出哄骗入城、擒贼擒王的戏码。——这种事情在整个三国的历史中并不少见。曹操就被人这么骗过。可显然韩遂此时的情况并不是被骗, 而是当这金城再不能表现出“固若金汤”的状态,还被左右合围的时候, 韩遂要为如何寻找到一个破局的关键而忧心忡忡,他的下属也必须尽快给自己谋求一条出路。人求生存, 乃是本性。以这些人看来, 那位并州牧确实是给韩遂下达了两次战书,可他们与她之间是没有血仇关系的。看看马腾的情况吧。他现在不就是参与到了乔琰攻伐凉州的队伍之中,此刻也正在那金城以东,从葵园峡的方向而来。城头观望之人所见的场面里,他因为协助着皇甫嵩将成公英和阎行等韩遂部下俘获,而颇有一派立功之后的耀武扬威。就算不能叫做耀武扬威,总还是体面的。那马超也在乔并州的麾下, 似是颇得重用的样子。他们呢?他们是不是也可以选择投降, 而不是非要跟着韩遂一起死战到底, 最后只能落个“被清剿的叛贼”这样的名号呢?凉州跟随韩遂起义的这些人是很现实的。他们会选择反对朝廷,是因为这东汉末年, 大汉中央早已经失去了对边地的掌控,更不能在天灾**面前给他们拿出足够的补偿,让他们维持一套生存下去的办法。但先前的韩遂可以。而当韩遂也自身难保的时候, 他们自然要先考虑自己的命。是在金城已经弹尽粮绝到没有一点办法之际, 等着乔侯的屠刀落到他们的头上, 到了那个时候再认个明主,还是在韩遂还有一拼之力的时候,就先取了韩遂的头颅, 让城外的大军可以毫发无伤地占领金城,带着一份功劳转换阵营呢?这好像并不是一件很难选择的事情。他们果断选择了后者。何况,韩遂的部下里人员驳杂得很,有本事的人也并不只是被他委派了要职的成公英和阎行。比如说现在出现在乔琰面前的这一位。哪怕他只是出城而来敬献韩遂的首级,但他可以不至遭到城门守关之人的阻拦,得手之前也并未在城中制造出什么动静,已可让乔琰看出,他绝对不会是个简单的角色。而他此刻跪地于乔琰面前,看其身量筋骨,也宛然是个武将好手。乔琰的目光从韩遂的头颅转移到了他的脸上。在这张虽是请降却也能看出几分本事人矜傲意味的脸上,她还看出了另外几分熟悉感。所以她并未问及对方到底是如何得手的,也没问他们为何要背叛韩遂,只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那年纪不大的骑兵朝着她回道:“在下麴演。”麴义的麴。------麴演。西平麴氏子弟。麴义的族弟。这在名字从他的口中说出不足为奇。麴氏的所在地就在金城,按照麴义在与她一道前往凉州之前所说的那样,避祸于凉州的西平麴氏大多数人都居住在湟中,因处在羌人聚居之地,族中便豢养募集了一部分私兵,这也正是为何麴义在跟随于韩馥之前就有统兵的经验。而麴演——在韩遂占据了金城之后,为了确保族中太平而投效在韩遂麾下,也实是乱世之中、尤其是凉州这种地方的生存之道。只是在拿下韩遂之前,乔琰还可以暂时不必考虑西平麴氏这种武装宗族在地界上的影响,在韩遂已死的情况下却不得不注意这个问题。更何况,韩遂还是死在麴演的手中的。这少年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眉目间还残存着几分跳脱张扬,和在凉州地界上养出的野性特质。在乔琰这甫一会面的评判中,他显然并不像是麴义一样,已经在洛阳和并州的这一段经历中,对眼下的世情有了几分适应,而更像是……“君侯是在考虑要如何对待麴演?”被乔琰请来的贾诩眼见她凭窗而立,眉目间似有几分思索之色,便问道。这本不应该是个刚解决掉凉州一个大麻烦、甚至可以夸大几分来说,已经有了取下凉州资本的人该有的表现。当然这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