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好处专门挑出了这一项细说。 说起这个嬴政就感兴趣了。 尽管在他已经皇帝升职为太上皇了,但对于一切能加强皇帝权力事情,嬴政依报以最大热情。 “丞相权力确太大了。”嬴政轻声道。 连他都不情不愿叫了吕不韦七年亚父。 甚至到了如今,他在传位之前要把李斯给罢免才能放心传位。 就因为丞相权力太大了,若君主比较弱,丞相权力甚至足以威胁到君主,造成主弱臣强局面。 “可以将丞相权力下分。”赵不息想了想开始抄历史答案。 “设置三府六部,三府为中央府、海事府和少府,再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取代九卿。” 赵不息道:“用六部取代九卿,就将职责再细分,前九卿之下虽有属官,但职位太少,职责划分不明确……治水之事应当工部和户部事务,根本就用不到我这个皇帝亲自去干嘛!” 至于三省则换为了三府,则因为不能按部就班照抄,应该根据在情况来机灵变化嘛。 在秦朝和历史上封建王朝不一样,如今大秦可出海和科学技术同步发展,所以主管科学技术少府和主管海外事务海事府就很有必要单独设立了。 嬴政只思索了片刻,就想到了这个制度好处。 将丞相权力分散到三府六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啊。 当赵不息和嬴政眼里中央不一个概念,赵不息眼里中央整个朝廷,嬴政眼里中央则他自己…… “后在每个郡每个县都要有这么一套缩略版体系设置。”赵不息说。 “在各个郡设立郡分府,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推行到每个县甚至每个乡。” 要建设基层啊,随大秦领土越来越大,事情再都由朝廷决断那黄花菜都凉了。 “等到这一套体系完成以后,若再有河流泛滥,那由当地黔首上报给当地县县工部,县工部官吏能解决就解决,遇到不能解决麻烦就由他们组织黔首转移,后再上报郡工部,当地朝廷部门能解决就当地解决,遇到年罕见大洪水再由朝廷接管。” 赵不息接举例:“若一个普通黔首庄稼生了虫,那他就可以直接去县少府求助,直接由县少府中农官们解决问题。或者一个地户籍和人口问题由这个地专门县户部统一管理,在每个县衙中只有一个官吏负责这件事,一个人哪能管得了一个县万人呢……朝廷拿这么高税收,就要给黔首解决他们遇到困难嘛。” “最重要,给大大小小事情都建立好这么一套处理模板以后臣子直接照模板做事就可以了,不用什么事都要来请示朕这个皇帝!” 顶两个浓浓黑眼圈赵不息怨满满。 “皇帝负责给国家制大,而不要负责今天治理河水明天收粮。论起治理河流,我比不上朱阳;论起征收税赋调动粮食,我比不上萧何,术业有专攻,这我不擅长政务就应该交给擅长它们人去做。” “就像治河这件事一样,我应该做